第31章第31章
正是晌午,皇城的琉璃砖瓦在日头下熠熠生辉。姬长钰下了肩舆,暖阁的小门子见是千岁爷忙甩袖打千儿,还未唱完喏便被用沉香骨扇虚虚一抬:“免了。“又问陛下可醒着。小门子如实说了,探手撩起缂丝云龙纹的帘子迎千岁爷进去。
再往里头崔净涣就近不得了,他候在廊下,等千岁爷出来。往寝房去又是一重帘子,姬长钰没让内侍伺候,抬手掀开了,里头文宣帝正坐着喝羹汤,见太子过来,抬手让冯生下去,冯生有些犹豫,陛下才吃上两……但他不敢违背,就要拿走的时候,千岁爷却接了过去:“儿子过来伺候父皇用膳。冯生垂头出去了。
文宣帝本是吃不下的,但因是太子过来伺候他,文宣帝便就着他的手又继续吃了。
“你昨天和朕说的事,朕想过了,也是有几年朝廷没去看过地方的百姓了,你去了也好,只是要早些回来才是。”
文宣帝叮嘱他。
二儿子不成器,老五又整日一颗心在他媳妇身上,十一又小,也不大聪明,文宣帝掰着手指头算,还是觉得自己生少了,再多两个聪明又忠心的儿子帮太子分担分担,国家这么大,国事又多,文宣帝可知道每日看那一堆折子有多头疼,他年轻时候也是个勤快的,后来年纪大了,巴不得把朝政见到许正云那老匹夫身上,自己坐享其成。
姬长钰放下汤勺,拿起桌上烤的西瓜子剥开给文宣帝,他笑道:“父皇放心,儿子心里有数。”
文宣帝还是喜欢吃这撒了盐的西瓜子,但用嘴咬舌头尖儿又疼,屋里的奴婢们剥的他不乐意吃,他拿帕子擦了嘴:“你心里清楚就好。”“朝政上可想好了留有稳妥的人。“他说着,又想到许正云那个老匹夫,忽然感慨,“许端公倒底是老了,最近都不给朕说你的坏话。”他也没避讳这太子说许正云的不好。
太子收拢权柄,许正云是头一个不乐意的,没少偷偷给他说太子的事,文宣帝表面展现出不喜,心里正偷着乐,正因如此,他才更信任太子。姬长钰将剥得干干净净的西瓜子放到碟里,擦着手笑道:“儿子给许阁老透了意思,要着徐濂进内阁。”
那徐濂虽天资不佳,却十分刚正,见到错处就破口大骂,早年文宣帝有提的心思,想他还年轻,多加历练才好,说起这事儿,文宣帝就又高兴了:“朕也早想提他了,你做的不错,他是个得用的。”文宣帝见他待得也够久,便开始赶人,其实是他有些犯困,近些日子昏昏沉沉的,总想睡觉,又不想让太子看出惫态。姬长钰当作没看出文宣帝的意思,起身做礼离开了。他出寝房后,去了一旁的值房,问起陛下的病况,冯生如实回答,陛下瞧着身子没什么事,就是觉多了些,御医说是无碍,身子要修养的缘故。待照例禀了话,冯生就送千岁爷上轿。
即便不是免父皇生疑,姬长钰原本也是要着徐濂这个人,虽无所谋略,却是十分清杰可用之人,他离京这段时日,正需这样的人参与朝政。令窈是在宫道上遇见的夏昀。
她刚与敬和作别,见夏昀往东华门走,应是与张皇后请安过,要去东宫。许是习惯了姬长钰的脸,令窈一直不觉得夏昀生得有敬和说得那么好看,唯是洒脱些,没有内廷的规矩,活像游走于江湖中潇洒风流的侠士。令窈想到敬和现在与她同在一起就会提到夏昀,想了想,没有避开,还是唤住了他。
“世子爷。”
夏昀怔了下,惊讶这位看起来十分拘礼的县主居然会与他说话,他挺住身:“端宁县主。”
正是烈日炎炎,令窈鼻尖儿出了细汗,夏昀很体贴地站到宫墙阴影外,旁人看起来,也不过是两人客气地寒暄。
令窈注意到夏昀的举动,对他的警惕就小了一些,敬和很是单纯的性子,她是怕夏昀有意捉摸敬和,反而让敬和伤心。她柔声问:“我才与敬和从皇后殿下那儿回来,世子爷这是打哪儿去?夏昀眯了眯眼,想这位默默无闻的端宁县主也不简单啊,他才是才给皇后殿下请完安回来,哪里瞧见了敬和与她,分明是有意说给他听,她知道了什么?他面容仍是一派春风和煦:“正是要从东华门去东宫,有些事要与太子殿下说。”
令窈便点了头,忽然又问他:“世子爷平素看什么书?“她笑着,“是上回王妃进宫,说起王府藏了好些的书样,敬和与我都十分喜欢。”敬和会喜欢母亲看的书?夏昀是不信的,他明白了,这位县主原是与他说敬和的事,敬和在内廷与她玩得最好,想必是什么都告诉了她。敬和单纯,不会往多的地方想,看来这位县主是不这么认为的,她看自己的眼睛不像以往那么规矩,反而十分冷静沉稳,警惕着他,想山里护崽子的狼。夏昀忍不住想,敬和那个傻丫头知不知道她交好的这位县主是什么样的人。两筑高墙内笼着一条十分宽敞的甬道,这时候主子娘娘歇响,内侍宫娥们也在昏昏欲睡,皇城便被燥热的睡意笼罩着。夏昀稍许轻轻笑了一声:“县主最好不要多事。”他性子好,却也不是好招惹的,他与敬和的事,什么时候要轮到旁人来管。不过他却是十分敬服这位端宁县主,能为了敬和与他这样说话。令窈倒也不惧怕他眼底的冷色,反而也笑了:“世子爷是为了敬和好,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