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海东青(1 / 2)

第32章海东青

四月二十四日,刚过寅时一刻,徐南至就起床梳妆。大明朝开国之初,景昇帝下令摒弃胡夷旧俗,重创华夏礼制,其中也包括祭祀之礼。从发髻、头面、服饰到携带的礼器,徐南至今日要做的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按照大明后妃谒陵祭祖的礼制。

徐南至梳高髻,戴金冠,身着文绮,待妆扮得当已是一个时辰后。福桂拿来帕子,轻轻压去徐南至鼻尖不断冒出来的汗。福桂问:“南姐姐,要不要拿把扇子给你扇风?”徐南至摇头:“显得太过轻佻。”

徐南至从梳妆台前的椅子上站起来。在福桂印象里,徐南至比大多数女子高挑,她的仪态不同于普通闺秀,不仅得体而且挺拔。可即使是这样英气的南姐姐在穿上这样一整套礼裙后还是显得笨拙迟缓。这套裙子实在太沉了,像沉重的枷锁压在徐南至身上。福桂夜半听十五念叨,说凤山最近匪寇猖獗,徐南至这时候谒陵实在令人担忧。但吉日吉时是钦天监年初就选定的,礼部派了官员来总理祭祀事宜,安排燕王妃谒陵的同时为圣上亲临凤山做充分的准备。凤山匪寇不绝,每个人心上或多或少笼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福桂问徐南至:"可要带上王爷送的手铳防身?”徐南至再次摇头,“遇上突袭手铳派不上用场。火器装填火药太慢,需要配合阵型才能发挥奇效。手铳防身还不如有顺手兵器在手。”十五将一只羊脂玉瓶塞到福桂手里,“哝,你抱着这个就可以了。”福桂抱着礼器,跟随徐南至出宫门。

此时天还没亮,内侍手里的宫灯将宫道照得黄澄澄的。所有人都没睡醒,脸上全都死气沉沉,除了密集的脚步声以外,还时不时能听到人打哈欠的声音。福桂一直在想徐南至的话,她很好奇什么是火器阵型。可惜徐南至心系祭祀没有心思同她讲得更明白一些。福桂感觉到,她仿佛窥见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徐南至,这个徐南至不捻线不持针,手里握的是冷冰冰的兵器。一众人等行到二道宫门外。

福桂遥遥看到一个高束马尾、身着白鳞甲、背负红缨枪的少年郎坐在高头大马上。再走近些,福桂才发现少年不是少年,而是身着轻便铠甲的贞贞。贞贞爽朗地喊一声“娘子"之后,朝福桂眨一眨眼睛。银鞍白马,宝弓玄箭,马上的贞贞真是比少年将军还英姿飒爽。见到贞贞,福桂就知道朱霰的人虽不在这里,心却紧紧记挂在徐南至身上。徐南至由一百五十名中都宫卫护送上凤山。凤山上埋葬的是景昇帝的父母科哥嫂子侄,被称为皇陵和十王四妃陵。

徐南至、福桂和初一坐一辆马车。一路上,因为初一姑娘总是瞪着一双铜铃大的眼睛盯住福桂,所以,福桂很识趣地没有去打扰徐南至闭目养神。火器阵法的事只有等到日后找机会请教徐南至了。马车起初很平稳,行了超过半个时辰,开始颠簸起来,有时候甚至倾斜到人往后倒。福桂知道马车出了凤阳城,开始行上山路的上坡。福桂没睡够,也靠在车壁上歇息。

忽然,福桂听到一声尖锐而刺耳的声音从头顶上方划过。福桂猛地睁开眼睛,看到徐南至也张开眼睛正襟危坐。福桂撩开车帘,看到贞贞骑着马赶上来,贞贞在马上弯身看车内。福桂把头伸出车厢,往上挑看,看到一只白羽灰点的猛禽在天空中盘旋。猛禽个头不大,却飞得又高又快,紧紧追着马车不放。贞贞直起身体,用手遮住眼睛,看了天上好一会儿。她低头,将福桂的脑袋塞回车厢,说:“野外看到鹰没什么大不了。你坐车削掉脑袋才是奇事一桩。”徐南至此时正撩开另一侧的车帘,漆黑的眼珠子紧紧盯着天上盘旋的鹰,“这是海东青,多产自辽东,南方罕见,应该是人所驯养。”“猎鹰?"福桂想了想,“是附近的猎人在打猎?”徐南至道:“海东青号称'万鹰之神',能捕杀天鹅以及狐狸之类的大型鸟兽。海东青最难捕难驯,民间有′九死一生,难得一名鹰'的说法。每年藩国进贡海东青至多十只。此鹰的主人不可能是寻常猎人。”“这畜生扑杀飞禽走兽,眼睛这么利,在头顶盯着我们可不是好事。“福桂再次把头伸出车厢,“贞贞,用你的弓把猎鹰射下来。”贞贞一愣,“鹰主人找我麻烦怎么办?”

福桂问:“你的箭上刻你名字了?”

贞贞咧嘴一笑,“那倒没有。我就是觉得这鹰如此威武漂亮,它在天上飞也碍不着我们什么,杀了怪可惜的。”

福桂道:“你是知道自己射不中才这么说。”“谁说的!好久不射活物,正手痒呐。"贞贞双腿夹紧马腹,让白马的脚步慢下来,她取下弓挂在马鞍上的弓,取箭于囊,搭箭弯弓,对着天空就是一箭。一箭射空。

贞贞同时搭三支箭在弦上,深吸一口气,嗖嗖嗖射出。三箭依然射空。

贞贞开始胡乱地射箭。

海东青如同全身上下长满了几百只眼睛,总能躲过贞贞各种刁钻角度的箭。最终,海东青“嗷”一声划过天际,飞走了。鹰虽然飞走了,但它的啸声却从远处传来,搅得人心头的恐惧更加翻涌。

贞贞的箭囊空了大半,她气喘吁吁又面红耳赤,面对福桂趴在车窗上无声的嘲笑,贞贞拉住缰绳调转马头,奔向旷野去拾丢失的箭。福桂转回马车坐好,满是遗憾地对徐南至道:“让鹰跑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