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大明第一猛娃
“吴兄,你也在这里?“吴承恩忽然听得一声叫唤。<2循声望去,正是同窗王世贞。
王世贞出身官宦世家,一家子都是做官的,今日他父亲王怪休沐,他便跟随爹娘和一双弟妹来金龙观上香。<1
吴承恩好不尴尬,因他比王世贞的父亲还要大个两三岁,如今人家如今已做了官,自己却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还跟人家的儿子做了同窗。好在王世贞也是个心细的,同父母说自己要与同窗说话,得了允准后,独身来跟吴承恩交谈。
王世贞拱手打了个招呼:“吴兄。”
旋即看向叶氏,“想必这位便是嫂嫂,贤伉俪郎才女貌,真是羡煞旁人”叶氏微微福身,,含笑看向丈夫,目光中满是戏谑。吴承恩脸上有些发热,轻咳一声,假作没有看到那道目光:“王贤弟也是来上香的?”
王世贞道:“我母亲听说这金龙观里的龙爪摸了能叫人聪明伶俐,便把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带来摸一摸龙爪,吴兄不妨也摸一摸。”吴承恩脸更热了:将近四十岁的人了,于功名一途没有取得什么成就,要跟十几岁的同窗称兄道弟,如今若还要跟小同窗一起摸龙爪,好让自己的脑子变得聪明一点人……1
吴承恩果断转移话题:“我听闻这里的金龙像镌刻了许多符文,便想来看看有没有没见过的。”
王世贞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吴兄,我与你同去,同去!”吴承恩夫妇便与他结伴到大殿观看神像。
观主果然是下了血本,不知从何处收集到那么多符文,请来能工巧匠一一镌刻在龙身上,出现在两人面前的是一尊被密密麻麻公式定理包裹的龙神像。49旁边还有一尊朱雀像,披了红绸子,妆作是朱雀身上的火焰。因那日出现的朱雀身上并没有金光灿灿的符文,所以民间对朱雀的议论并没有对金龙的议论多。
不过朱雀受用的香火也不少,毕竞它亦是百姓们心;中认定的神兽。由于香客太多,吴承恩夫妇和王世贞等了好一会儿,才轮到他们上前进香。几人借机细细打量金龙像上的符文,尽管大部分符文都看不懂,但有一点是能看懂的:“这些符文定然蕴含了天地至理,只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能解得其中真义。"<2
“说得极是,大道真理含浩然正气,吾等参拜真理,自有正气护身,强如求神拜佛。”
吴承恩心道:我写西游记时,写那孙猴子身上有八万四千根猴毛,根根都能随心所欲变化。本以为这般设想十分精妙,如今见了真龙,才晓得天生天养的神物居然是这般,一鳞一爪皆由真理构造,孙猴子的身外化身跟这比起来,便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正是眼下这一念,导致后世人看到的孙猴子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孙猴子身上八万四千根猴毛根根都能从随心所欲变化,变成了每一根猴毛都含有一条公式定理.……。2
这些却是后话了,此处暂且不表。
吴承恩看着那神像,心中忽生纳闷:“既然真龙身上的符文都是天地间的至理,为何不见有经义文章呢?”
按理说,圣贤书便是天地间最大的道理,为何真龙身上没有圣贤书中的道理?<7〕
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
到底是真龙有所遗漏,还是圣贤书中的道理根本不算真理?王世贞巧妙地回答:“圣贤书说的是人理,符文说的是天理,二者不可混为一谈。"<2
吴承恩并没有完全被说服,但他也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转而兴致勃勃地说起了宫中那位小圣人:“听闻那日见到的金龙是从小圣人身上飞出来的。既然如此,我等凡夫俗子不解符文真意,想必小圣人是能解的,不知那位才出生的圣人何时能为我等解一解惑。”
王世贞透露了从自己亲爹那儿打听来的内幕消息:“听我爹说,那小圣人甚是不凡,出生三天就能自个儿坐起来,不到七天就会爬,我猜离开口说话也不远了。”
吴承恩震惊不已:“三天会坐,七天会爬,此话当真?”他也是当过爹的人,岂不知正常孩子是什么模样?就连叶氏也禁不住开口:“我们家大郎六个月才会坐,九个月才会爬。”叶氏想象不出一个出生没几天就能嗖嗖爬行的孩子是个什么模样。事实上,田慈岂止会坐会爬,她这会儿都能走两步了。<6祥泰殿中,一群宫人正围着一个还没满月,但身体强壮得不可思议的女婴,提心吊胆地注视着她练习走路。
一模样白净,伶俐精细的太监小心翼翼地将手臂环成半圈,让小主子始终处在自己的臂弯中,万一小主子不慎跌倒,他便能第一时间接住。田慈本来还挺欣赏对方,尽管她身边的宫人已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一批保姆一一样貌需柔和干净,身世需清白无暇,言谈举止要文雅有礼,还要有过硬的服务能力。
但在这些最优秀的保姆中,这个白净太监的个人素质依然是最突出的。作为后世人,田慈自然不会对太监抱有歧视心理,人家除了没有小唧唧,哪儿不比普通人强?
她觉得以这位年轻太监的个人素质,在她身边当个小小的服务人员实在太屈才了,如果有机会的话,未尝不能到别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直到她听到了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