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女太子
无独有偶,严嵩父子也在谈论新建的学宫。严府花园,严嵩父子三人在暖阁中吃酒。<1为什么说是父子三人呢?
因为还有一人是严嵩的义子赵文华。
赵文华殷勤地给义父倒酒挟菜。
严嵩耷拉着眼皮子,道:“好生吃你的酒罢,用不着伺候我,叫你伺候完了,还要丫鬟做什么?”
暖阁中立着五六个年轻丫鬟,穿着雪青色的比甲,头上用红头绳扎了双丫髻,正素手把盏,殷勤服侍。
赵文华抢了丫鬟的活计,丫鬟不好与他争抢,默默垂手侍立一旁。赵文华的语气埋怨中透着股子自然而然的亲热劲儿:“儿子孝敬父亲和丫鬟伺候主子怎么能一样呢?我啊,有些日子没见着您了,心里惦记得慌。今日好容易跟您一道用饭,您老人家行行好,好歹叫儿子表表孝心,千万别跟我外道。”“不是跟你外道,"严嵩和蔼道,“是心疼你呢。当儿子的知道孝敬父亲,做父亲的又怎么不心疼自己的儿子?你也不容易,趁着休沐,好好歇一歇。”说着,他睨了旁边的亲儿子严世蕃一眼,训道:“多跟你兄弟学学。人家都知道孝敬父亲,你呢?跟饿死鬼投胎一样,哪里想得起自己还有个亲爹。”严世蕃玩笑道:“爹,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亲儿子是个内敛的人,对你的孝心都藏在心里,不似你义子那般外显。”
严嵩哼了一声:“孝心不表现出来,外人怎么知道你有没有?不知道就等同于没有!"<1
严世蕃咂摸了一番,忽觉不对:“爹,你这是话中有话啊。”严嵩撩起眼皮子瞅了他一眼:“我话中有什么话?”严世蕃两手一摊,非常光棍:“我怎么知道,你把咱兄弟俩叫来,难不成单为了吃这一顿饭?爹啊,在自己儿子面前还卖什么关子,有话你就直说吧。”“是啊,“赵文华附和道,“义父,别跟儿子们卖关子了。”严嵩摇了摇头:“你们啊,还是太嫩!一回到家里就松懈下来,连自个儿姓什么都不知道了。我不是跟你们说过,在家里也要养成说官话的习惯,说话他事要留有三分余地,只有养成了习惯,到了外头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我平时教的,全被你俩当了耳旁风。”
严世蕃摸着鼻子不敢吱声。
赵文华尴尬道:“义父教训得是。”
看两人受教,严嵩挥退了丫鬟,方才开口:“陛下新建学宫的事,你们都该知道了吧?”
严世蕃谨慎地思考了一番,委婉规劝:“这事儿可不好插手,修学宫的钱一一是皇帝从自个儿私库里出的。”
嘉靖那种蚂蚁路过都要割条蚂蚁腿炖汤的人都自掏腰包了,谁敢伸手去贪他的银子?那不是寿星公上吊一-活腻了嘛。<1胆敢贪一文钱,嘉靖能把你一片片剐了,再送进锅里把吃进去的油水连本带利地熬出来!
既捞不着油水,又因是皇帝钦点的工程,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严世蕃觉得自己大可不必掺和。
“你啊,真是个榆木脑袋不开窍!"严嵩指点自己的儿子,“你就不想想皇帝为什么要修这个学宫?”
严世蕃若有所思:"“爹的意思是……
严嵩意有所指:“那新建的学宫,仿的是国子监的规制,然而国子监可不是皇帝自己出钱建的。”
严世蕃与赵文华对视一眼。
皇帝重视,意味着大有搞头,办好了事,前程大大的有!赵文华难掩激动:“义父是说,咱们向陛下尽忠的时候到了?”严嵩满意点头:“藏在肚子里的忠心谁也瞧不见,陛下要用人的时候,咱们能替陛下办好事,办实事,那才叫真正的忠心呢。”严世蕃想了想,道:“可如今修学宫的事儿已经有人在办了。”严嵩微微一笑:“修学宫的事儿的确有人在办了,况且这是个笨活、累活,办得再好,前程也有限,可大光明殿抄录天书却还差着人呐。”严世蕃出神地望着窗外,从他这个方位,可以望见皇城的一角,他慢慢说道:“如今在大光明殿办事的,有张佐、陶仲文,这两个都是皇帝的亲信。管大光明殿衣食的,是御马监少监滕祥,他是黄锦的人,黄锦是御前太监,因此滕祥也算皇帝的半个心腹。另外还有一个高拱,皇帝把他从诏狱里扒拉出来,调到大光明殿抄书,一晃都个把月了。”
“皇帝用了这么些人,你们能看出些什么吗?”严世蕃知道这是父亲在考教自己,他沉思片刻,分析道:“大光明殿大多是皇帝的自己人,说明在皇帝眼中,那儿的差事非常紧要。高拱触犯君父,却仍受到重用,说明皇帝需要有文采的人为他做事。”严嵩不置可否,继续问道:“翰林院的学士个个都是文采出众之辈,皇帝为何不用他们,却要用触犯过他的高拱?”严世蕃眼睛一亮:“因为高拱和其他人尿不到一个壶里!”“哦,为何高拱和其他人尿不到一个壶里,皇帝就要用他啊?”严世蕃低头思索。
学宫…
仿国子监规制……
高拱…
其他翰林学士……
严世蕃悚然一惊:“这说明学宫中要教授的学说,与绝大多数读书人的利益是相违背的,皇帝不能用他们,也不敢用他们!”赵文华的手轻轻抖了一下。
一边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