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嘉靖感而有孕之后> 天书or□□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天书or□□(1 / 2)

第47章天书or门□

众人以为天底下最难缠的学生也不过如此了,但田慈表示:刚才自己演示的不过是道开胃菜。

郭弘经艰难捱过了第一关,抹了把冷汗,硬着头皮开始讲雄花如何给雌花授粉。

刚起了个头,田慈“呀"地一声,捧着脸,作出又羞又恼的模样:“你这个下流胚!”

郭弘经唬了一跳,打死他也不敢对着这位身份非比寻常的主儿说什么下流话,更何况一堆眼睛在旁边盯着,他又不是不要命了,如何下流得起来?再说了,他郭弘经还没有沦落到对一个小女童产生想法的地步。“臣不敢冒犯殿下。“郭弘经直接跪下了,这种要命的罪名哪里是他承担得起的。

田慈假意啼哭:“你当着我的面说那些雌啊雄啊的,便是在冒犯我!我不上学了,我要去报官!你们承道宫的先生都是一帮淫贼!承道宫便是这天底下最大的淫窝!”

她体格子壮实,外表的年纪看起来也很小,纯粹一个胖墩墩的小女童模样,硬拗出大姑娘家家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做派,实在有几分好笑。但郭弘经笑不出来。

旁观者大多也笑不出来。

只有嘉靖被逗得直乐,唯恐天下不乱般在一旁帮腔:“对,你们怎敢当众说那等污言秽语,简直骇人听闻!这般行径,报到衙门去,就是打死也不为过!郭弘经欲哭无泪。

他哀怨地盯了陶仲文一眼,虽然一个字都没说,但那哀怨的眼神已经将他的心声表露得淋漓尽致:师父啊师父,你叫徒儿顶缸,徒儿也顶了,关键时刻,你倒是也替我说两句话啊,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遭罪吧?陶仲文硬着头皮开口:“陛下,郭博士是按照天书上的内容讲的,何曾有什么□□之意?”

田慈蹬着腿儿,边哭边闹:“那你们的天书就是□□!”陶仲文”

这天书不就是您自个儿弄出来的吗?

不过大家也都明白,这位小主子并不是在刁难谁,而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大家:你们面临的最大的困难也许不是怎么把课讲明白,而是怎样让学生老老实实把课听下去。

干过教育的都知道,真正让一名教育工作者秃头的不是上课的那点儿内容,而且学生们层出不穷的奇葩行为和奇葩思想。一群半路上岗的半吊子先生哪里见过这等阵仗,想到将来或许日日都要经受此等折磨,真恨不得一根绳索吊死算了。然而,形势其实比田慈预设的还要严峻许多。没等到正式开始授课,民间便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承道宫的学子分为外堂生和内堂生。

外堂生几乎没有基础,要从认字和算数开始,三个月内能把《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经》学完,并且懂得一些基本的算术,便能从外堂升入内堂,否则做劝退处理。

如果已经有一些基础了,识得了字算得了数,便能直接进入内堂,不需要在外堂耽搁三个月。

在勤思堂记了名儿,并且交了束修的学子,都能领到一套书和一套笔墨纸砚。

这是在当前时代前所未有的福利,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项德政,其他学堂几乎不会给学生发书,上学要用的书要么自行抄录,要么自己购买,大明朝最高级的学府一-国子监也是这样的。

承道宫给学生发放免费的教材和笔墨纸砚(束倏是学费,不是教材费和笔墨费),几乎开创了古代教育界的先河。

外堂生领的教材没什么值得争论,不过是常见的《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和《算经》。

内堂生领了《物理一》,《化学一》,《生物一》,《九章算术》各一册一册精选了各种朝廷公文的《文集》。

民间的舆论,便是因那册《生物一》而起。王世贞的幼妹王世如自小跟随母亲学习《四书》,《孝经》和《烈女传》识文断字不在话下,因此她也进的是内堂,也领到了内堂生的教材。王世贞左手牵着幼妹,右手提着一摞书,像一条鱼一样娴熟自然地游过人群,来到学宫门外。

一辆朴素低调的马车静静停在角落,王世贞牵着妹妹来到马车前,车帘一动,一只手将帘子掀起来,里头露出一个保养得宜的妇人,约莫三十来岁,风姿端雅,一举一动皆可入画。

这妇人便是兄妹俩的母亲,监察御史王仔的妻子郁氏,她旁边坐着一个跟王世如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儿,正是王世贞一母同胞的兄弟王世懋。见到长子和幼女归来,郁氏微笑问道:“贞哥儿,如姐儿,你们的事办好了?”

王世贞兴冲冲道:“我办事娘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名儿都记好了,还把小妹要用的书领了回来。那负责发书的先生特地叮嘱,说书上的内容精深,叫小妨上课之前要先看一遍书呢。”

说着,他把那摞书提得高高的,好教母亲能够看清楚。郁氏倾身将书接过来,一面把小女儿拉上马车,一面问:“这书竞是学里发的?倒是少见。我瞧着有好几本呢,还夹带着一套笔墨纸砚,给你的束修是不是不太够?”

王世贞在底下托着幼妹,答道:“够用了。承道宫只收了二两银子,书和笔墨纸砚都不要钱。”

郁氏讶异:“这倒真是一项德政了。”

虽说太仓王氏完全不差这点儿钱,但郁氏不是不食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