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少年人跳脱,顶多背着人捣鼓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不想这一回头,把要命的东西掀出来了。
亏得是她,玉真又是自己人。这若是有一个外人在,泄露一分半毫,别说裴淑的脸面,恐怕这一辈子也就毁了。
文照鸾面色铁青。
而裴淑脸孔涨红,瞧二嫂不说话,以为事情可有转圜,半晌期期艾艾求道:“二嫂、二嫂别笑话我,我其实没看几页……”
文照鸾不理睬她,命玉真到外头守着,严禁下人窥听,这才转过头来,面上已没了方才的震怒。
她在思量这事是否要烂在肚里,今后不闻不问,只当从没发生过。
……或是,这个二嫂,至少做得称职一些。
一边思量,一边望着裴淑忐忑含着乞求的眼眸。
裴淑的眸子清亮,有一种迥异于弱质闺秀的神采。论理,她是女子,不该与兄长生得相像。可当瞧见那双眼眸里灿烈的星一般的辉光,文照鸾却不期然想起了裴石。
裴石也是这样的神采,像流星划过深黑夜幕,却驻留在他眼底。
她又想起裴石谈到这个妹妹时,不经意间划过的一丝温和与无奈。
文照鸾多少对他有些歉疚。
想到此,她轻叹了一声,欠身在裴淑对面坐了下来。
裴淑慌不迭地也跟着跪坐,将腰背挺得直直的,神色怏怏,准备好迎接接下来的暴风骤雨。
没想到,文照鸾开口却是意想不到的平和:“或许你觉得,我不责备你,是因为我才嫁到你家,不便摆出嫂嫂的架势。”
裴淑张了张嘴,吃惊起来,不知她为何说出这样的话。
文照鸾接着道:“我的确不责备你;同样的,此事我也不会与任何人提起,哪怕是你的兄长。但你要晓得,这不是因为我与你生分。而是我相信,以你的心性,很清楚这件事的后果。”
她顿了顿,毫不意外地在裴淑脸上看到了羞愧的神情。
“现在,我只有一件事问你,你必须如实回答。”文照鸾的语气淡,却无端教人觉得沉冷,“这书,是谁给你的?”
裴淑咽了咽口水,紧张兮兮,“……我自己买的。”
话音才落,听对面文照鸾一声轻笑。
裴淑后背毛发都竖了起来,只觉得这位新来的二嫂虽然瞧着湛然丰美,却无端教人心里发毛,尤其是那双眼睛,搭一眼扫来,清寒锐利,一刹就将自己望穿了似的。
“是我……我穿成郎君模样,人家卖我的。”饶是如此,她依旧梗着脖子不让步。
文照鸾也不打断,只等她讲完了,才轻描淡写地拆穿:“你照照镜子,看扮不扮得像个郎君?买卖人眼最毒,他会瞧不出你是个富贵人家的女郎?这一本印版粗糙的簿子才值几个钱,他肯为这点蝇头小利,甘冒书肆被人闹事、甚至下狱的风险?”
裴淑张口结舌,才平复几分的面色再度涨红起来。
“你不想说?无妨,我自己查是一样的。”文照鸾仿佛说着再平常不过的事,云淡风轻,“你一个未嫁的女郎,能识得几个外头行走的人?左不过仆妇小厮而已。稍加问一问,也就问出来了。”
说罢,目光转向角落里跪得服服帖帖、努力缩颈藏头减少存在感的婢女珊瑚。
珊瑚晓得陪女郎看春宫的可怕后果,更听说过权贵世家严苛残酷的规矩,心中早就怕得要死,生怕这位皇亲贵戚出身的新夫人要像人家口中说的那样,拿自己开刀立威。
被文照鸾毫无温度的目光一扫,她感觉那刀已经割在自己脖子上,凉飕飕地要人性命,吓得哭丧着脸,拼命使眼色向自家女郎求救。
裴淑平生所学没半篓子诗书,唯独两个字牢记心中:义气。
义气有轻重,朋友有远近。大难当头,只能取重而抛轻,舍远而求近。珊瑚是跟了她好几年的婢女,自然是最重最近的那一个。她怎么能见死不救?
裴淑越是想,就越是气血冲头,豁地站起,将身挡在珊瑚与文照鸾之间,很有一些视死如归的胆魄,目光如炬,望着二嫂:
“是封奴,封奴给我买的!”
文照鸾挑了挑眉。
珊瑚松了口气。
裴淑眼泪都激了出来,不知是臊的、还是难过的。
“封奴。”文照鸾重复这个名字。
“封奴是吕婆的儿子。”珊瑚小声地补充,也不知是怕她认错人还是怎么。
文照鸾点头,心里添上一句:吕婆是焦氏身边得用的仆妇。
难怪这小厮敢纵着主人家女郎胡闹,原来是仗着这一层关系。
只是不知道这个封奴,是胡闹的狸猫,还是咬人的狼犬。
她记下此人,其余一律并不多问,只是收了书,劝抚了裴淑几句,在她眼巴巴欲言又止的目光里,从容如平常一般地出了门。
·
直到那道高挑的身影消失在院口,裴淑也还久久回不过神。
珊瑚想说话,几次又折到窗口去瞧,也是心有余悸,生怕新夫人三度折返,再掏问些什么出来。
两人噤声相对,直到烛火愈发地明朗。
裴淑这才塌了身子,伏案抱头,呜哇地六神无主:“完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