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大悟。
齐德忍不住搓了搓手:“弟子明白了!这是不费一兵一卒,就把格物院的功劳分走一半啊,既不打压格物院,还能借格物院的成果抬举允坟殿下,高!实在是高!”
“还是先生想得深远。先前弟子只想着制衡,却没想到还能这般借力。这样一来,既不会惹陛下不满,还能悄无声息地壮大允效殿下的势力。”黄子澄佩服道。
“重点不在壮大势力,在展示能力。”吕本继续道,“陛下让允效殿下掌工部,最想看到的,是他能把实事办妥当,是他的成长。”
齐德连忙颔首:“弟子明白!往后定当辅佐允炫殿下,把工部的差事办得漂漂亮亮的,让他的功绩盖过朱英,让陛下看到允坟殿下才是朱家最合适的继承人。”
“没那么容易。你们或许不知道,前些日子陛下对朱英的看重,已经到了快要昭告天下、让他认祖归宗的地步。可这次突然变了主意,把允坟推出来掌工部,这当中肯定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吕本面色沉下来。
黄子澄的眉头再次皱紧:“可到底发生了什么,让陛下改变了呢。”
“谁知道呢。”吕本摆了摆手,“现在不是猜原因的时候,是抓住机会。记住,凡事以允蚊殿下的名声为重,以工部的实绩为先,别耍那些没用的小聪明。明白了吗?”
齐德和黄子澄对视一眼,连忙躬身行礼。
济安堂后院,朱英躺着的竹床上。
竹床是马天早年亲手编的,竹片磨得光滑发亮,躺上去带着淡淡的竹香,让人浑身都松快下来。朱英闭着眼,右臂搭在床沿的软垫上。
“朱英哥哥!朱英哥哥!皇爷爷来看你啦!”
声音未落,朱允通已经跑进了院子,身后跟着朱元璋。
朱英看到朱元璋,要坐起来,刚撑着左胳膊用了点力,肩膀就牵扯到伤口,疼得他皱了皱眉。朱元璋见状,快步上前:“别动!逞什么强?身上带着伤呢,跟咱还讲这些虚礼?”
“陛下,是前方有新战报了么?”朱英躺下问。
朱元璋在竹床旁的石凳上坐下:“怎么?就这么担心你马叔?那小子好得很!前些日子刚传回来的战报,他领着玄甲骑深入漠北,连战连捷。现在漠北那些部落,都叫玄甲军「魔鬼之师’。”“深入漠北?”朱英担忧。
“放心!那小子有分寸。”朱元璋笃定道。
朱英这才松了口气。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他的右臂上,指了指绷带:“伤口恢复得怎么样?”
“好多了。”朱英动了动左胳膊,“马叔留下的药膏抹上,伤口愈合得快,昨天换药时戴姨说,再养个十来天就能拆绷带,到时候就能上朝了。”
朱元璋笑着摇头:“急什么,身子要紧。”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打开,里面躺着一支通体淡黄的人参。
“咱知道你济安堂不缺补药,可这人参高丽刚进贡来的,据说长了上百年,补气最是对症。你这次受伤耗了元气,正好用来炖汤喝。”朱元璋道。
朱英看着盒子里的人参,笑了笑:“多谢陛下惦记,那臣就收下了。”
朱元璋见他收下,松口气。
朱元璋跟朱英又聊了会儿漠北的战事。
“时候不早了,咱得回去了,不然又要被皇后骂了。”他伸手拍了拍朱英的手背,“你好好养伤,别总惦记格物院和朝堂的事,有标儿盯着呢。”
朱英看着他起身,忽然想起什么,转头朝朱允通道:“允通,你去我房间书桌上,把最上面那本子拿来,送给陛下。”
朱元璋脚步顿住,愣了愣:“送咱什么?”
“是本拳谱,适合老人家练。”朱英一笑。
实际上,那拳谱是朱雄英写出来的。
是问了朱雄,根据后世的八段锦改编而来的。
朱雄英是担心自己哪天突然消失了,希望给朱元璋留下点东西。
“不是什么金贵东西,是一套拳法。之前听你说夜里偶尔会腿麻,这拳法是按老人的筋骨改的,动作慢,不用费力气,早晚练上一刻钟,能活络筋骨,强身健体。”朱英笑道。
朱元璋眼睛一亮:“哦?还有这好东西?那咱可得收下!”
朱允通捧着个蓝布封皮的本子回来,递给朱元璋。
“咱回去就跟你皇奶奶一起练,她最近总说胳膊酸,正好一起活络活络。”朱元璋拍了拍本子。“那我得检查。”朱允通认真道,“下次我去宫里,要看看皇爷爷和皇奶奶练得对不对。”朱元璋瞪了他一眼:“你这小子,倒管起爷爷来了。先把你朱英哥哥照顾好,别让他伤口碰着水,也别总缠着他说话让他累着。”
朱允通连忙点头:“知道啦。”
朱元璋又转头看向朱英,把本子小心地揣进怀里:“英儿,这礼物咱喜欢得很,等咱练熟了,下次来济安堂,给你露两手。”
“好啊,臣等着看陛下的身手。”朱英笑着应道。
朱元璋不再多留,大步走了出去。
朱英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轻声道:雄英,爷爷收到你的孝心了,他很喜欢。
朱元璋上了马车,马车朝着皇宫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