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我的黄埔1924> 第15章 长洲暗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长洲暗流(3 / 3)

,执行敌后渗透、情报搜集、定点清除等高难度任务。这个构想太过超前,在当时的黄埔,无论是观念还是装备,都难以支撑,最终只能遗憾搁浅。但他将其中一些侦察与渗透的理念,悄然融入到了训练队的日常科目中。

夜深人静,长洲岛只有涛声阵阵。程廷云揉着发涩的眼睛,推开窗户,让带着咸腥味的海风吹散室内的墨香与烟味。他望着军校沉寂的营房,思绪却飞向了即将燃烧的北方大地。他知道,平静的日子不多了。

就在这样的忙碌与准备中,1926年5月,一份墨迹未干的调令,被副官恭敬地放在了这位黄埔传奇教官的案头: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调令

(机密)

兹委任:

陆军军官学校中校教官 程廷云

为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 副团长

该员接令后,即刻赴任,不得延误。

师长:王柏龄

团长:蒋先云

望该团蒋团长先云、程副团长慕白,同心戮力,整饬所部,砥砺革命精神,精练杀敌本领,不负总理遗志,牢记黄埔校训,整军经武,克期北伐,以竟全功!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蒋中正

(印)

中华民国十五年五月

程廷云的目光在“第一师”、“王柏龄”、“蒋先云”、“第三团副团长”这几个词上反复停留。王柏龄,黄埔军校初期的教授部主任,校长的心腹,却以贪财、治军不严、立场右倾而闻名;蒋先耘,他最好的战友,黄埔一期“三杰”之首,才华横溢,立场鲜明,是公认的共产党在黄埔的旗帜人物。而杜玉明、王耀武、方先觉这些他熟悉的同窗,学生、未来的名将,此刻正是该团的营连主官。

去第一师,去王柏龄麾下,去巫山的团担任副团长这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职务调动。这是将他首接推向了北伐战争的最前线,更推向了国共合作裂痕日益扩大、左右之争日趋白热化的风暴眼!

他轻轻拿起调令,纸张在手中仿佛有千钧之重。窗外,最后一朵木棉花在夜风中无声坠落,砸在石板路上,发出沉闷的回响。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终于要拉开它那染血的序幕了。而他程廷云,这位年仅十九岁的中校副团长,即将和他的同袍们一起,踏入这历史的洪流,接受血与火的洗礼。长洲岛的灯火与书卷气,将被北方的烽烟与喊杀声彻底取代。

注:男主在校任教时,旅长与蒋先耘等参加二次东征,在战场上立下战功,因此北伐时职衔高于男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