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我的黄埔1924> 第22章 铁血合围·旭日西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铁血合围·旭日西沉(2 / 3)

爆发出压抑了太久太久的怒吼。那些浑身绷带、满面硝烟的士兵们,如同从地狱里爬出的复仇修罗,抓起了身边一切武器——打光了子弹的中正式步枪上着明晃晃的刺刀、厚重的大刀片、拧开盖的手榴弹,甚至工兵锹和砖石。

没有复杂的战术指令,仇恨和求胜的本能就是最好的命令。以池峰城第31师的残存老兵为骨干,混合着黄樵松第27师、张金照第30师还能动弹的人员,组成一个个战斗小组,如同溪流汇入狂涛,向着日军盘踞的据点发起了决死的反冲击。

“二连左边!三连右边!用手榴弹开路!”一个独臂的营长用剩下的手挥舞着驳壳枪,声音嘶哑却不容置疑。

士兵们猫着腰,在断墙和弹坑间敏捷地穿梭。先是雨点般的手榴弹砸进日军据守的院落,爆炸声未歇,趁着硝烟和混乱,雪亮的大刀片和刺刀便己杀到眼前。狭窄的巷道、坍塌的房屋内,瞬间爆发惨烈无比的白刃战。怒吼声、咒骂声、金属碰撞声、利刃入肉声和垂死的惨叫声响成一片。

一个年轻的西北军士兵,腹部裹着渗血的纱布,却像疯虎一样将一个日军曹长扑倒在地,用牙齿死死咬住对方的喉咙,任凭敌人的刺刀捅穿自己的肩胛也不松口。几个老兵组成简单的刀阵,背靠背相互掩护,大刀挥舞得水泼不进,将试图结阵抵抗的日军士兵砍翻在地。

每夺回一处院落,每清理一条巷子,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没有人后退。他们知道,每夺回一寸土地,外面兄弟部队的压力就减轻一分,胜利就近一分。

孙连仲没有留在后面,他提着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在警卫排的簇拥下,步履坚定地向前移动,亲自督战。看到总司令如此,所有官兵更是舍生忘死。

台儿庄寨内,无数个这样的微小战斗点在同时爆发、推进,如同沸腾的水泡,最终汇聚成不可逆转的洪流,将入侵者彻底淹没。西北军用最原始的血勇和最坚韧的意志,在这片他们用血肉守卫了十余天的焦土上,完成了最后的、也是最壮烈的逆袭。

而在南线的26军军部,程廷云将他的前进指挥所设在一处可俯瞰部分战场的砖瓦窑内。望远镜里,日军阵地己被炮火覆盖得如同沸腾的粥锅。他的身边,站着几位关键人物:面色冷峻、目光如鹰隼的副军长兼第101师师长邱清泉;沉稳干练、负责侧翼掩护与步兵协同的独立第9旅旅长周振强;以及刚刚从炮兵阵地赶来、汇报准备就绪的炮兵团团长冯连桂。

“冯团长,炮火准备效果如何?”程廷云头也不回地问道。

“报告军座!”冯连桂声音洪亮,带着炮兵的自信,“经三轮急袭,敌前沿工事大部摧毁,观测所发现敌炮兵反应微弱,疑似己被我前两轮火力反制!各炮位均己标定延伸诸元,随时可为步兵和坦克提供徐进弹幕或定点清除!”

“很好!雨庵兄,以你101师为主攻,步坦协同是关键,务必跟上装甲团的节奏!”

“军座放心!我101师的弟兄,腿脚利索得很,绝不会让坦克孤军深入!”邱清泉话语简短,却透着狠劲。

“周旅长,你独9旅负责肃清侧翼,保障突击纵队腰部安全,尤其提防鬼子小股部队渗透反扑!” “是!保证不让一只老鼠窜过来打扰主攻方向!”周振强沉稳应道。

程廷云深吸一口气,猛地挥手:“告诉胡献群的装甲团,准备出击!各部按计划行动!”

第26军装甲突击的序幕终于拉开。

首先开路的依旧是冯连桂的炮兵团,进行了最后一次精准的徐进弹幕射击,炮弹如同耕犁般在坦克前进路线上层层炸响,进一步清扫残存障碍和雷区。

紧接着,引擎轰鸣震耳欲聋!装甲团团长胡献群(黄埔五期,留德学生,战车战术专家)亲率第一波攻击梯队——近三十辆t-26轻型坦克和维克斯坦克,组成三个锋利的攻击楔形队,如同古代重甲骑兵般,向着日军纵深阵地发起了雷霆万钧的突击!

“各车注意!保持队形,交替掩护前进!车速保持八公里,步兵紧随!发现目标,自行果断射击!”胡献群沉稳的声音通过电台传遍各车。他的座车一马当先,炮口不断喷吐火舌,将前方一个冒烟的日军土木火力点彻底掀飞。

坦克群如同移动的钢铁堡垒,履带碾过焦土和废墟。37或45坦克炮精准点杀着任何显露的日军火力点。车载机枪泼洒出密集的弹幕,压制得日军步兵难以抬头。

第101师步兵们紧跟在坦克身后或侧翼,以娴熟的散兵线交替前进。他们装备精良,战术素养极高。班排长指挥灵活,班组战术配合默契。遇到坚固据点,立即呼叫坦克炮火或随行的迫击炮、37战防炮进行拔除;遭遇小股日军反扑,则用密集的手榴弹和冲锋枪短点射迅速解决。

日军的抵抗依然疯狂。他们利用弹坑、交通壕和废墟死角,隐蔽接近坦克,试图用炸药包、集束手榴弹甚至肉弹攻击进行自杀式反扑。但在战场和训练场上锤炼出来的26军步兵掩护极为出色,往往日军反坦克手刚冒头,就被精准的步枪子弹或冲锋枪扫射击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