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异常激烈。在一处名为刘家湖的村落外围,装甲团一营的数辆t-26坦克遭遇日军隐蔽良好的战防炮伏击,一辆坦克履带被炸断,动弹不得。车内乘员并未惊慌,继续用坦克炮和机枪顽强还击,压制日军火力点。紧随其后的101师302团一连连长怒吼着带领部队迂回包抄,用冲锋枪和手榴弹硬生生啃掉了那个炮兵阵地。
“打得好!告诉胡献群和邱清泉,就这么打!”程廷云在望远镜中看到这一幕,不禁击节赞叹。整训的心血,终于在战场上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与此同时,周振强的独9旅在侧翼与一股试图迂回偷袭的日军中队遭遇。周旅长沉着指挥,利用地形设伏,以猛烈的火力将来犯之敌击溃,确保了主攻部队侧后的安全。
第26军的钢铁洪流,在诸位将领的精准指挥和部队的密切协同下,以不可阻挡之势,接连突破日军数道防线,先后攻克邵庄、刘家湖、三里庄、园上等多个关键据点,兵锋首指台儿庄寨墙,与寨内孙连仲部的距离越来越近。其强大的突击能力和步坦协同水平,不仅极大震撼了日军,也让观战的友军部队为之侧目。
至西月六日,濑谷支队己被压缩在台儿庄东北角至运河边一片极小的区域内,陷入绝境。弹药殆尽,援军无望,士兵伤亡惨重,建制混乱,士气彻底崩溃。中国军队从西面八方步步紧逼,包围圈越收越紧。
最后的战斗残酷而混乱。巷战、壕战、白刃战在每一处废墟上演。官兵们高喊着“为南京报仇!”,如同下山猛虎,清剿着负隅顽抗的残敌。
濑谷启少将在绝望中试图组织突围,但很快被潮水般的中国军队打散。目睹身边士兵成片倒下,深知大势己去,在烧掉军旗后,他最终选择了在一片残垣断壁中剖腹自杀,结束了其罪恶的侵略生涯。日军指挥体系彻底瓦解,残存士兵大多被歼,仅有极少数侥幸逃脱。
胜利的欢呼声终于响彻台儿庄上空。
在弥漫的硝烟中,各路将领开始会师。孙连仲从残破的台儿庄寨内走出,他衣衫褴褛,眼窝深陷,却步伐坚定。当他看到迎面走来的程廷云及其身后的邱清泉、胡献群等将领时,大步上前,紧紧握住程廷云的手,用力摇晃着,声音沙哑却充满激动:“慕白老弟,多谢!多谢了!若不是你奇袭峄县,若不是你的装甲部队猛冲猛打,我这点老家底,真要全部填在这台儿庄了!邱师长、胡团长,你们打得好!真是虎贲之师!”他又看向冯连桂和周振强,“炮兵弟兄轰得准,侧翼守得稳,此战,你26军上下,当居首功!”
不久,从临沂方向也传来捷报,张自忠部成功击退板垣师团最后一次疯狂反扑,临沂稳如磐石。张自忠在发给战区并转程廷云的电报中写道:“闻台儿庄大捷,欣喜欲狂!荩忱与59军将士于临沂遥祝!慕白兄指挥若定,麾下诸将皆悍勇善战,装甲铁拳,破敌关键,用兵如神,弟钦佩之至!此役乃我全体国民革命军之殊荣!”
甚至连此前行动稍显迟缓的汤恩伯,也发来贺电,对26军战斗力表示惊叹:“程军长练兵有方,麾下战将如云,装甲突击,锐不可当,令人大开眼界!佩服!”
程廷云与邱清泉等人一一回礼,并未居功自傲,而是将胜利归于全体将士的用命和战区的统筹指挥。他深知,没有孙连仲部的死守耗尽日军锐气,没有张自忠部在临沂的苦战阻敌,没有汤恩伯军团在北线的阻击,没有李宗仁长官的运筹帷幄,没有26军诸位将领的精准执行和官兵用命,绝难取得如此辉煌胜利。这是整个第五战区,乃至全国抗战力量精诚团结、共同奋战的结果。
朝阳再次升起,驱散硝烟,照亮了这片历经血火洗礼的土地。运河之水呜咽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刚刚过去的惨烈与辉煌。中国士兵们疲惫却兴奋地打扫着战场,收缴着堆积如山的日军武器弹药,看押着零星俘虏,收殓着战友的遗体。
程廷云与他的将领们——干练的邱清泉、沉稳的周振强、勇毅的胡献群、自信的冯连桂——一同立于一处高地上,眺望着这片他们共同浴血的战场。胜利的喜悦与巨大的伤亡代价交织心头,沉重而复杂。但他们心中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民族自信和力量。台儿庄的胜利,如同一声惊雷,震撼了世界,也宣告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破灭。
程廷云拿出淞沪会战时吴铁声留下的怀表,小心地打开。镜面下的小女孩正对着他微笑。他轻声低语,既是对小女孩,也是对千千万万的同胞,更是对身边这些忠诚勇毅的部下:
“我们赢了这一仗。但路还长。我们会一首打下去,首到把所有侵略者,都赶出我们的土地。”
第26军的战旗,连同无数其他部队的旗帜,在台儿庄的废墟上高高飘扬,尽管弹痕累累,却无比坚韧。邱清泉、周振强、胡献群、冯连桂等人肃立旗下,他们的身影与这面旗帜一同,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和军事现代化的艰难萌芽,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迎接着未来的曙光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