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711章 进货,林淘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1章 进货,林淘沙(2 / 3)

周刊,主要是介绍电影电视明星。这几本杂志报道的是最近上映的警匪片,故事里的主角们正在厮杀,制霸庙街,那地方其实也没有几百米路,搞得好像世界大战一样。

上面的明星们的打扮都是白色短袖外面套一件蓝色或者黑色夹克衫,萝卜裤。一双白色的运动鞋,跑起来亮瞎人狗眼。

齐娜顿时信了,暗想:“明星都穿旅游鞋,可见未来这种鞋子肯定会流行的,孙朝阳倒没有说假话。”

林淘沙陪二人喝了半天茶,看差不多了,就问:“二位齐女士,你们这次来广州,想进些什么货?”

齐娜忙从包里拿出孙朝阳给她的杂志,指着上面的鞋子对林淘沙说:“这两款挺漂亮的,你这里有没有?”

林淘沙:“有的。”正要说话,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他说声不好意思,就走过去拿起电话喂喂两声:“我是林淘沙,朱总编你好,对对对,我在门市上呢,今天伙计请假回潮州了。稿子我看过,不是太满意,故事主线不明,旁支末节太多。对,就是支线情节太丰满,抢了主线的篇幅,喧宾夺主,我个人建议那部分一笔带过就好,需要动个大手术。不不不,朱总编,虽然作家和我们是老打交道的,但还是要讲究质量是不是。什么,下个月杂志要开天窗,你让我写,开玩笑嘛,我最近都没有灵感,行了,行了,我会处理的。”

讲完电话,林淘沙又拿起齐娜的杂志看了看,说:“耐克和阿迪达斯,国内穿这个的人很少,算是顶尖的运动鞋了。不过,这鞋在国外很受欢迎的。”

听到顶尖二字,齐娜激动,忙问多少钱一双,我们是批发,林老板你可要给点优惠啊。

“那是那是,肯定优惠,你们能够赚到钱,我这里也有回头客。”林淘沙道:“这样好了,我算算,尽量把价格给你们做到三百块左右吧。”

“什么!”齐娜姐妹大惊,三百多,天价了。社里的社长们一个月才一百多块工资,只够买个一只。广州这地方真邪门,钱跟纸一样贱。

齐娜定了定神:“林老板,我们这里来进货没有带那么多钱,有没有不那么高级,便宜一点的运动鞋?”

林淘沙:“耐克和爱迪达是现在最红,hk那边的电视里今天都是这两种鞋的广告,尤其是阿迪达斯三叶草那款,按说做这两种最好。不过,既然你们手头钱不够,那咱们就做二线品牌,”

说着他从货架上拿了一双鞋让姐妹俩看:“意大利品牌,迪多纳。”

在真实的历史上,这款鞋在四川市场大杀特杀,主要是因为底子厚,耐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社会治安有点乱,小偷小摸极多。四川那边不是有条成昆线吗,街上的烂仔们就扒火车偷东西,这双鞋因为过硬的质量成为飞檐走壁的神器。

价格也不便宜,九十年代初能卖四百多块,现在则喊价三百出头,自然是齐娜所不能承受的。

看齐娜嫌贵,林淘沙本要再推荐锐步的,想了想,就放回货架,抓了抓头:“二线品牌估计你们也接受不了,那就三线品牌吧。最近港产运动鞋出了不少好东西,你看看这个。”

说着,就又递了一双过来。

齐娜和齐红霞一看,竟是非常满意。这双鞋真皮制成,上面的logo是一只帆船,品牌名fortei,质地柔软,上脚也很舒服。

林淘沙介绍说,鞋子是意大利品牌,好像是卖给了hk,在那边有家工厂。

八十年代,hk的地价便宜,还有大量的制造业工厂。比如李超人,就是卖当地产的塑料花起家的。当地有大量的制衣厂、电子厂、鞋厂。可惜后来房价暴涨,工厂渐渐北移珠三角。

tortei这个品牌后来很红火了一段时间,还请了温兆伦做了代言,广告见天在央视播放。后来不知道怎么的,无声无息就消失了。

温老师歌唱得好听,虽然在屏幕上都演反派奸人或者渣男,但代言的商品卖得都不错。不像龙哥,无论是学习机还是洗发水,代言一家死一家,都没处说理去。

之所以卖得好,主要是便宜,林淘沙给齐娜的进货价是一百块钱一双。

齐娜和齐红霞互相看了看,都点头,觉得这种鞋子未必就做不起来,可以试试。

就对林淘沙说可以。

林淘沙问她们怎么配货,各种尺码需要多少。

这下齐娜就不解了,问,一般来说,普通人都穿什么码子的。林淘沙回答说,看地方,南方男人个子不高,脚小,卖得最好的是三八和三九的。北方人高大,四零最好卖。

齐娜点点头:“来五双四零的吧。”

“五五五,五双……”林淘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生意做得还可以,以前来进货的客商,起步都是几十上百双地拿。五双,开玩笑嘛,你去北京商场买不更简单,为什么要跑广州来?

“二位齐女士,我这里是搞批发的,五十双起步,这样才好给你做折扣。”林淘沙是知识分子,为人儒雅,心中虽然怀疑她们是外行人,但表情还是客客气气。

他又耐心地说:“你们刚开服装门市,货要配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