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有时,甚至只是一本他觉着有趣的、民间新出的话本小说,或是几样御膳房新研制的、模样精巧别致、口味清甜不腻的点心。这些礼物,价值或许不高,却总能恰到好处地投夏玉溪所好,让她感受到他于繁忙政务之余,依然存有的那份对她的关注与用心。夏玉溪每次都欢喜收下,珍而重之。那盆绿菊被她精心养护,花开数季;琉璃棋子是他们偶尔放松的媒介;话本小说和点心则成了她深宫闲暇时最好的消遣与甜蜜。这些小小的、意料之外的惊喜,如同散落在平淡岁月里的晶莹珍珠,闪烁着温情的光泽,串联起他们看似按部就班、实则温馨脉动的日常。
智识的共鸣与成长:灵魂深处的契合
比日常温情更为重要的,是三年來从未间断、反而日益深入的“学问探讨”。慕容云泽早已不将夏玉溪视为只应深居后宫、不解外事的女子。他会与她讨论新政推行中遇到的阻力与成效,听取她从底层民生、女子视角提出的往往更为细腻、更具同理心的建议;会与她分析边疆将领呈报的军情奏章,探讨安抚策略或防御工事的利弊,她有时能从人情世故角度提出意想不到的见解;甚至会将他正在构思的、关于改革科举取士标准、或整顿吏治考核方法的一些初步、甚至有些大胆的想法,说与她听,试探她的反应,观察她是否理解其深意,能否察觉潜在的隐患。
夏玉溪也从未让他失望。她的见解往往角度独特,跳脱出朝臣们固有的思维框架,充满务实精神与对普通百姓的关怀,多次给他带来醍醐灌顶般的启发。例如,在讨论一项旨在增加税收的政策时,她能敏锐地指出其对小商贩和农户可能造成的具体压力,建议辅以相应的减免或扶持措施;在分析一位边将的请功奏折时,她能从其措辞细节中,察觉出可能存在的虚报或夸大战功的迹象。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寻常帝王与后妃之间那种恩宠与被恩宠的模式,更像是志同道合、彼此信任的伙伴,是能够在灵魂深处进行对话的知己。这种建立在共同理想、相近见识与深度精神共鸣基础上的情感,远比任何物质赏赐或肌肤之亲更为牢固,是他们感情最坚实、最珍贵的基石,也是慕容云泽在孤寂的帝王路上,所能获得的最难得的慰藉与力量源泉。
婚期将近的期待:甜蜜的紧张与郑重
随着那个期盼已久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一种混合着巨大甜蜜、隐隐紧张与无比郑重期待的复杂情绪,在两人心中与日俱增,如同不断被注入能量的潮水,缓缓上涨。
慕容云泽来漱玉轩的次数明显增多,即便有时只是处理政务间隙匆匆而来,停留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他会细致地过问内务府关于大婚典礼各项筹备工作的进度,亲自审阅礼服图样、仪仗清单,甚至对宴席的菜式搭配提出具体要求,叮嘱务必尽善尽美,不容有丝毫差错,其重视程度,远超一般典礼。他会看着内府送来的、为夏玉溪量身定制的皇后礼服和那顶璀璨夺目、象征着至高尊荣的凤冠,眼中满是惊艳、自豪与一种近乎虔诚的温柔。他会握着她的手,指尖微微用力,低声诉说着对未来的憧憬,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沙哑与激动:“溪儿,再有一个月,仅仅一个月,你便是朕名正言顺的皇后了。这偌大宫禁,看似繁华,实则清冷,有你相伴,朕便觉不再是孤家寡人,这万里江山,方觉有了温度与意义。”
夏玉溪则是在满腔的期待与幸福中,掺杂着一丝待嫁少女天然的羞涩,以及即将为人妻、为一国之母的巨大郑重感。她更加用心地跟着宫中经验最丰富的嬷嬷,反复学习、演练大婚当日从清晨起身、梳妆打扮、到册封典礼、合卺礼仪等每一个繁琐至极的步骤,力求端庄优雅,无可挑剔。她开始悄悄准备一些只属于他们两人之间的小小物事,比如瞒着他,更加精细地绣制一个装着安神药材的香囊,绣样是他们初次相遇时冷宫墙头那株玉兰的图案;比如,她将这三年来读书、理政、与他对谈时的心得体会,仔细整理成册,希望能在他未来治国理政时,提供一些微末的参考或慰藉。每当夜深人静,宫灯昏黄,她会轻轻抚摸着那件华美绝伦、重若千钧的凤冠霞帔,想象着一个月后的那个清晨,她将身着这身礼服,与他并肩站在高高的奉天殿前,接受文武百官、天下万民的朝拜,从此命运彻底交织,荣辱与共。心中便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向往,以及对那份巨大责任的一丝不易察觉的、却又被她努力转化为动力的紧张。
这日傍晚,慕容云泽难得地提前处理完了紧要政务,有了片刻清闲,便信步来到漱玉轩,与夏玉溪在庭院中散步。初夏的庭院,草木葱茏,生机勃勃。石榴花开得正盛,一簇簇火焰般点缀在碧叶之间;茉莉悄悄绽放,暗香浮动,沁人心脾。雪团如今已长成一只优雅的大猫,通体雪白,唯有四蹄和鼻尖如墨,它欢快地跟在他们脚边,时而扑打着草叶间飞舞的蝴蝶,时而蹭蹭夏玉溪的裙角,发出满足的呼噜声。夕阳的余晖将天地染成一片温暖的金橙色,为他们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边。
慕容云泽停下脚步,目光落在身边人比花娇的夏玉溪身上,看着她被夕阳勾勒出的柔和侧脸,目光温柔得能滴出水来。“礼部今日呈报,大婚典礼的一切事宜,皆已准备就绪,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