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车呢,喝不了。”
他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
丁奇也不勉强:“行,算你小子有原则。反正我今天打车来的,正好陪我喝个痛快。”
他自顾自地抿了一口,舒服地哈出一口气。
“清明,还没问你,最后分到哪个部门了?”丁奇夹了一筷子花生米,扔进嘴里。
“产业司,机械装备处。”刘清明淡淡地说。
丁奇的动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产业司,不错啊,实权部门。”
刘清明喝了口茶,没有接话。
丁奇看着他,压低了声音:“我听老何说了,他本来是想把你弄到我们体改司来的。”
“体改司?”
“对,经济体制改革司。老何说你脑子活,又有基层经验,来这儿正好能发挥。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报告打上去,被人给截了。”
“截了?”
“嗯,截胡了。”丁奇又喝了口酒,“据说,出手的人级别比老何高,老何也没办法。他特意让我跟你说一声,免得你心里有疙瘩,以为他没尽力。”
刘清明摆了摆手,神色平静。
“在哪儿都一样,都是为国家干活,我无所谓。”
他确实无所谓。
从在卢东升办公室里说出那句话开始,他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能顺利入职,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丁奇仔细观察着他的反应,见他不像是在说场面话,才松了口气。
“你能这么想最好。其实产业司也相当不错,尤其是你们机械处,那可是个肥差。”
“有多肥?”刘清明玩味地拿着手里的茶碗。
丁奇左右看了看,包厢门关着,他便凑近了些。
“就说你们高处长,我可听说,光是在京城的房子,就不下三套。”
刘清明心里一惊。
三套房?在03年的京城,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贪污?”
丁奇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笑意。
“兄弟,到了这个层面,哪还能用‘贪污’这么低级的词儿。”
“那是什么?”
“是上供。”丁奇一字一句地说。
看着刘清明疑惑的样子,他解释道:“这么跟你说吧,前几年,国家不是搞了个大乙烯项目吗?十几个亿的盘子,好几个省挤破了头想抢。最后项目花落谁家,拍板的是当时的计委,但具体的评估报告,前期调研,都是由你们产业司机械处来做。”
“你说,他手上的那支笔,值多少钱?”
刘清明瞬间明白了。
这支笔,何止千金。
它能决定一个项目的前途,能决定几十亿资金的流向,更能决定一个地方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
丁奇继续说:“人家根本用不着主动伸手。有的是人排着队,变着法儿地把好处送到他手上。房子、车子,都是小意思。他真要想捞钱,在二环内弄一套四合院都不难。”
“就说平时的迎来送往,那些地方上来跑项目的人,带的烟酒茶,哪样不是顶级的?我听说他家专门有个房间放这些东西,都快堆不下了。光是把这些东西拿到回收店去卖,一年下来都是一笔巨款。关键是,这还不违规。”
丁奇的话,让刘清明想起了报道那天,宁远省那位陆厅长在材料下面夹着的那两包华子。
只不过交一次材料,就得“上供”。
平时可想而知。
而那只是冰山一角。
跟眼下丁奇描述的场景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原来,这就是‘跑部钱进’。”刘清明不由得感慨。
“没错。”丁奇点头,“以前这些重大项目的审批权,分散在各个部委。现在,权力全部集中到了咱们发改委。你等着瞧吧,等你正式开始工作,就知道场面有多凶猛了。”
服务员开始陆续上菜,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酱肘子,烤鸭,焦溜丸子,京酱肉丝,摆了满满一桌。
丁奇招呼道:“来来来,别光说,吃菜吃菜。这家馆子的菜地道。”
刘清明确实也饿了,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烤鸭,用薄饼卷上葱丝和甜面酱,送进嘴里。
味道确实不错,外酥里嫩,满口留香。
“我不管他们怎么搞。”刘清明咽下嘴里的食物,看着丁奇,认真地说,“我还是想做点事情的。”
丁奇举起酒杯,和他手里的茶杯碰了一下。
“我就知道你小子是这个心思。”他笑了,“不然我也不会专门叫你出来聊这个。”
“哦?”
“我手上,最近在跟一个课题。”丁奇说,“关于‘振兴东三省老工业基地’的。”
这个名词,刘清明在前世的新闻里听过无数次。
只是没想到,在这个时间点,这个规划就已经提上了日程。
“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疫情,我们课题组这会儿估计已经下去调研了。”丁奇继续说,“我打听过了,东三省那一片,不正是你的管片吗。”
刘清明的心里一动,自己目前还被借调在卫生部。
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