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第304章 笑看金陵风云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4章 笑看金陵风云起(1 / 2)

林远山的眼中闪铄着老谋深算的精光,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收了礼的朝中大员,在皇帝面前为自己美言的模样。

“你去办吧。还是走南边水路的老渠道,分批送出去,务必做得干净利落,不可留下任何痕迹。”

“小的明白。”赵猛将那份礼单贴身藏好,重重一拜,便如同一道影子般悄然退了出去。

书房里,林远山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他做的这一切,就象一只狡猾的蜘蛛,在自己安乐的巢穴周围织下了一层又一层的网。

这些网,既是他敛财的工具,亦是他保命的屏障。

他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暗自冷哂:皇帝啊皇帝,你以为凭着一腔血勇和几把刀,就能扫平这积弊百年的大明天下?

太天真了!

这天下,从来不是靠杀人能治理好的。

这天下,是一张由人情和利益织成的大网!

他端起案上那盏早已凉透的茶,一饮而尽。

茶水苦涩,正如这宦海沉浮的滋味。

但三十年来,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味道,甚至有些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

就在林远山自以为布下了天罗地网,可高枕无忧静待风波平息之际,一道来自南京行在的圣旨,便如同一只迅捷的海东青骤然撕裂长空,降临在了这清江浦。

传旨的是司礼监派来的一个小档头,乘着驿站的快马,一路从南京飞驰而来。

人还未到林府门前,那一声尖细悠长的“圣旨到——”的传喝,便已划破了林府上空的宁静。

林远山心中虽是笃定,但对皇权那深入骨髓的敬畏却让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他连忙率领府中上下人等,在正堂前设下香案,整肃衣冠,恭躬敬敬地跪地迎接。

这套仪轨,他做了三十年,早已是驾轻就熟。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那小档头展开一卷明黄的织金云龙纹丝绸,用在宫里练就的抑扬顿挫的语调高声宣读起来:

“淮安钞关监督太监林远山,久司漕务,克勤克勉,颇有建树。朕巡幸江南,意在整饬漕运,以利国计民生。兹特召林远山即刻赴南京陛见,面陈漕运利弊,共商秋粮转运大计。尔当恪遵朕命,不得有误。钦此。”

圣旨不长,字字句句却都敲在了林远山的心坎上。

他恭躬敬敬地叩首谢恩,高呼:“老奴,林远山,领旨谢恩!吾皇皇皇万皇!”

那传旨的小档头宣读完毕,脸上立时便换了一副谄媚的笑容,快步上前,亲热地将林远山搀扶起来,口中道:“林公公,您老可真是洪福齐天!皇爷这可是点名要见您,商议国之大计啊。这等恩宠,在江南这一亩三分地上,可是蝎子粑粑——独一份儿!小的在这儿,先给您道喜了!”

林远山脸上也堆满了春风般的笑容,一边不动声色地往那小档头手里塞了一锭分量十足的金元宝,一边故作谦逊地道:“许公公说笑了,咱家不过是尽了些奴婢的本分,哪里当得起皇爷如此垂青。倒是劳烦公公亲自跑这一趟,真是辛苦,辛苦。”

一番虚与委蛇送走了传旨太监,林远山手捧着那卷尚带有天子威仪馀温的圣旨回到了内堂。

他将圣旨小心翼翼地供在正中的条案上,点了三炷香,拜了又拜,然后才拿在手中仔仔细细地又读了两遍。

“共商秋粮转运大计……”他口中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脸上那得意的笑意,再也按捺不住,愈发地浓厚起来。

一旁的李进更是喜不自胜,凑趣道:“干爹!您可真是神机妙算!”

林远山得意地点了点头,负手踱到窗前,看着庭院中被秋风吹得簌簌作响的梧桐叶,心中最后的一丝疑云也烟消云散。

他之前的判断,全对了!

皇帝在江南的连番杀戮,果然只是立威的前奏。

杀完了那些不听话又没大用的废物,现在就轮到他这个真正能做事的钱袋子登场了。

君臣相得这四个大字,金灿灿地在他脑海中盘旋。

林远山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南京行宫的暖阁之内,向年轻的皇帝侃侃而谈,将这漕运的利弊得失兴利除弊的良策,一一道来。

而那位求治心切的皇爷,龙颜大悦,当场嘉奖,赐金赐袍,委以重任!

从此之后,他林远山在整个大明漕运中的地位将更是稳如泰山,不可动摇。

“去!”林远山猛地一转身,意气风发地发号施令,“传我的话下去,即刻准备船只!要用咱们船厂里最好的那艘官船,楼高三层,遍挂彩缎!再把库房里那几件压箱底的宝贝,都给咱家仔细地取出来!”

他掰着手指,一一盘算道:“那尊两尺高的红珊瑚树,是当年西洋的贡品,正好献给皇爷,正合他年轻人的喜好,也显著喜庆。还有那十二幅宋徽宗亲笔的《瑞鹤图》,派人送到英国公府上,再谢老公爷平日里的照拂。其馀南京各位大人,也得再备下相应的厚礼,不能失了礼数。此番前去,正是巩固交情,更上一层楼的好时机!”

“护卫也要挑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