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 第114章 我报了总裁培训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 我报了总裁培训班(2 / 2)

理论虽晦涩,然其本质,亦是源于对万千商业实践之提炼总结!汝缺非智力,乃系统框架与共通语言!勿求一时尽解,但求开阔思路,汲取其神,而非拘泥其形!

砖爷的训斥让他清醒了一些。他想起冷凌月的话——“不是为了文凭,是为了打破思维局限”。

他不再试图死记硬背那些理论,而是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听到“蓝海战略”,他想到的是自家“美容黄瓜”开辟了农产品的新赛道;听到“用户体验”,他想到的是合作社大妈们对城里认领菜地客户的贴心服务;听到“供应链管理”,他想到的是如何优化从张家沟到全国餐桌的物流链条。

他开始主动向那些看起来不那么“高傲”的同学请教,放下身段,坦诚自己的不足。他独特的创业经历和朴实的语言,反而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兴趣。那位搞制造业的王涛,就对他的合作社模式很感兴趣,两人聊了好几次。

一次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中,同学们大谈慈善捐款、公益基金会。,他想了想,说道:

“俺觉得,对企业来说,最大的社会责任,不是捐了多少钱,而是把你身边的人都带动起来,让他们都能过上好日子,有奔头。就像俺们合作社,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住上小洋楼,娃能上好学校。这比啥都实在。地种好了,环境保住了,也是对社会负责。”

这番话没有引经据典,却让教授和不少同学陷入了沉思。它剥离了概念的外衣,直指核心。

课程中期,一个关于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让各组争得面红耳赤。铁柱所在的小组也卡了壳。一直沉默的铁柱,看着案例中那家企业和自己集团面临的相似困境,突然灵光一闪,冒出一句:

“俺觉得,这数字化转型,就跟俺们种地以前靠天吃饭,现在用大棚、滴灌一个道理。不是要把地里的土都换成电脑,而是用新技术让老本行干得更好、更省劲!关键是这‘化’字,得慢慢来,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把根丢了。”

他用“种地升级”来比喻“数字化转型”,虽然粗糙,却一下子点破了问题的本质,让小组的思路豁然开朗。最终,他们小组的方案因为视角独特、落地性强而获得了教授的好评。

渐渐地,同学们看铁柱的眼神变了。从最初的疑惑、轻视,变成了好奇、尊重,甚至带着点欣赏。他或许不懂复杂的模型,但他对商业本质、对人性的理解,有着一种源自土地的深刻和通透。

三个月的高强度学习转瞬即逝。毕业那天,铁柱拿着那张沉甸甸的结业证书,心中感慨万千。他并没有记住所有的理论模型,但他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思维的“拓荒”,视野被极大地打开了。他学会了用更框架性的方式思考问题,理解了资本的语言,也结交了一批高质量的人脉。

回到张家沟,王翠花和李狗蛋立刻围了上来。

“铁柱哥,这‘黄埔军校’毕业的高材生,感觉咋样?是不是说话都得带英文了?”李狗蛋打趣道。

铁柱笑了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狗蛋,少扯淡!学是学了不少,但咱该咋干还咋干!就是现在心里更亮堂了,知道咱这艘船,该往哪个方向开,咋样能开得更稳当!”

他走进办公室,看着墙上挂着的集团战略规划图,如今再看,那些曾经觉得抽象的箭头和框图,似乎都有了更清晰的意义和落地的路径。

“砖爷,这趟学,没白上!”

【然也!汝已初步摆脱井蛙之见,窥得商海之辽阔!然切记,理论是地图,实践是行路!莫要捧着地图忘了看路,亦莫要埋头行路而不辨方向!学以致用,方为正道!

铁柱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总裁培训班的结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他将带着开阔的视野和系统的思维,回到他深爱的土地上,带领着“铁柱”这艘已经装备升级的航船,驶向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上市,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他清晰战略蓝图上的下一个必经港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