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灵堂的血案,像一场投向权力中心的深水炸弹。
震波迅速从顺城蔓延至省里,再到更高层。
上层对此事的反应,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激烈。
爆炸发生第三天。
一份加密通告,以雷霆之势,直抵省市两级所有要害部门。
内容简短而决绝。
直接将制造这起爆炸案的未知组织,正式定性为——反社会、反人类的极端恐怖组织。
通告末尾,八个字,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肃杀之气。
“不惜代价,肃清到底。”
几乎就在内部通告下发的同时,官方的舆论机器全面开动。
电视新闻里,女主播字正腔圆,面无表情地宣读着公告。
首先,对赵鹤云和陈辉锦的遇害表示沉痛哀悼,高度赞扬了他们为顺城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与无私奉献。
紧接着,话锋一转,用最严厉的词汇,谴责了凶手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的暴行。
通告的第二部分,是安抚。
承诺已成立最高级别的专案组,必定将凶徒绳之以法。
承诺已成立临时委员会接管赵氏集团,确保城市经济平稳。
最后,呼吁市民积极举报,并公布了热线和邮箱,许以重奖。
一套组合拳,打得又快又狠。
前两天还因全城大搜捕而人心惶惶的顺城,迅速安定下来。
电视、报纸、网络,所有你能看到的地方,都在传递同一个信息:
这是一起穷凶极恶的恐怖袭击,受害者是好人,是英雄,而政府正在以雷霆手段拨乱反正。
舆论被精准地操控着。
茶余饭后,街头巷尾,人们的议论焦点彻底改变。
“我的天,在葬礼上搞爆炸,这帮人简直是畜生!”
“是啊,听说死的那个陈先生,是省里来的大领导,就这么没了,太可惜了。”
“赵家虽然有钱,但每年也捐了不少款,修路盖学校,也算做了不少好事。”
“这么看,前几天警察挨家挨户地搜,也是没办法。这帮恐怖分子太吓人了,不这么搞,怎么抓得到?”
在官方的强力定性下,前几天那场粗暴的搜查,也被赋予了合理性和必要性。
恐惧,让普通人下意识地站到了强权的一边,共同声讨那个看不见的敌人。
然而,真相是压不住的。
就在网络上一片对恐怖分子的喊打喊杀声中,一些不和谐的杂音,像野草一样从水泥地里挣扎着冒出头。
一个匿名论坛的帖子里,有人贴出了自家被特警用破门锤直接撞烂的昂贵实木门,字里行间全是愤怒和屈辱。
“一句话没有,一个解释没有,就这么撞进来了!”
帖子下面,立刻有十几个人回复,诉说着类似的经历。
另一个本地生活平台的评论区里,有人旧事重提。
“前段时间全城限电,说是设备检修,结果呢?赵鹤云一死,政府一接管,电马上就足了!这他妈还用说吗?就是他故意制造电荒,想抬高工业用电的价格!”
更多的声音,来自于那些曾经被赵家直接或间接迫害过的普通人。
有人说,自己的小厂因为拒绝给赵家的子公司上供,被活活挤兑到破产。
有人说,亲戚因为拆迁补偿问题跟赵家旗下的地产公司闹,最后被黑社会打断了腿,现在还躺在床上。
还有人翻出了几年前的旧闻,一个想报道赵家工厂污染的记者,最后被安上敲诈勒索的罪名,至今还在牢里。
这些血淋淋的控诉,每一个字都在抽打官方通告里那个大善人的脸。
这些声音虽然微弱,却顽强地在网络的各个角落扩散,试图拼凑出另一个版本的,关于赵家的真相。
可是,这种挣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徒劳的。
一只无形的大手,迅速介入了这场舆论的博弈。
那个讨论破门的帖子,存在了不到一个小时,链接就变成了冰冷的“404-无法访问”。
那些跟帖的用户,很快发现自己的账号被塞了口球,永世不得超生。
那条质疑电荒的评论,连同下面的所有讨论,被删除得干干净净,仿佛从未出现过。
而那些试图翻旧案、控诉赵家罪行的人,迎来了更直接的铁拳。
先是封号,紧接着,就是陌生号码的警告电话。
更有甚者,在深夜被社区工作人员和治安员客客气气地上门拜访,进行了一场关于网络言论规范和不信谣、不传谣的深入沟通。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所有的反抗都显得苍白无力。
网络,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和谐与平静。
只剩下满屏对恐怖分子的声讨,以及对政府英明决策的赞扬。
赵鹤云,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被官方牢牢地塑造成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城市英雄,一个在为民请命的道路上,被邪恶势力残忍杀害的殉道者。
……
监狱,探视室。
李遥坐在金属椅子上,听着张志成转述着外界的风云变幻。
他脸上没有任何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