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瑞金的手指在报告封面轻敲。
“它提出的'城乡供水一体化',以及'基础设施预见性升级'理念,正好和省里规划方向不谋而合。”
李达康脑子里“嗡”的一声炸响。
准备好的一肚子自我批评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肯定冲刷得干干净净。
他抬起头,对上沙瑞金那双深邃的眼睛,竟不知该作何反应。
这峰回路转得也太快了。
快得让他这个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都有些措手不及。
沙瑞金将报告轻轻放下,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达康同志,你们京州总能给我一些'惊喜'啊。”
这话里有赞许,有调侃,更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洞察。
“一个被动的维修事件,被你们挖掘、提炼,变成了主动的战略规划。从小问题里看出大格局!很有水平。”
李达康的心彻底落回肚子里。
不但没有被痛斥,反而得到了“有水平”的评价。
他迅速调整表情,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谦逊与欣慰。
“瑞金书记过奖了。我们也是在实践中摸索,在问题中反思。”
李达康身体微微前倾。
“这主要还是一线的同志敢于思考,敢于创新。
比如负责处理这件事的信息办主任贾德龙同志,他虽然有些冲动,但为民办事的热情值得肯定。
当然,还有我们的市委顾问孙连城同志,他在理论高度和全局观上给了很多有益补充。”
轻描淡写间就把孙连城和贾德龙推到台前。
这话说得极有水平,既体现了自己领导有方、知人善任,又巧妙地将那个荒诞的“宇宙视角”与自己隔开了一层。
就算将来出了问题,那也是顾问和下属在具体执行中的偏差。
沙瑞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他哪里不明白李达康这点心思。
手指在桌上轻点,显然已经有了决断。
“这个项目,省里原则上支持。”
一句话,给这件事定了性。
李达康心中一块大石轰然落地。
“但是,”沙瑞金话锋一转,“思路虽好,也不能闭门造车。一个点上的成功,不代表可以在面上推广。
这样吧,不能只在你们京州搞。
要搞,就在全省范围内选三个条件不同、各有代表性的市一起搞试点。
一个沿海,一个内陆,再加上你们京州这个省会城市。
同步推进,形成对比,互相借鉴,为将来全省铺开积累全面经验。”
李达康眼睛一亮。
沙瑞金这一手,直接把格局从一个市的民生工程拔高到全省的战略布局。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批钱了,这是赋予了京州一个“先行先试”的政治任务和荣誉。
“至于试点资金嘛,”
“省财政可以支持一部分,但地方也不能完全当甩手掌柜。
省里出一半,剩下的你们市财政自己解决一半。达康同志,有问题吗?”
“没问题!”
李达康站起身,声音洪亮。
“请瑞金书记放心!我们京州砸锅卖铁也要把这个试点项目做好,绝不辜负省委的信任和期望!”
从省委大楼出来,李达康坐进车里,长长呼出一口气。
他靠在后座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脸上浮现出复杂难言的笑意。
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让他怒火攻心、差点酿成政治风波的烂摊子,在孙连城那个懒汉手里倒腾了一下,竟然变成了香气扑鼻的金字招牌。
消息传回京州市委,最先炸开锅的是贾德龙。
当他从市委办公厅的电话里听到“省委高度重视”、“沙书记亲自批示”、“全省试点”、“专项资金”这些字眼时,整个人都懵了。
像是被一连串的幸福炮弹击中。
挂了电话,他呆坐了足有三分钟,然后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
激动得满脸通红,热泪盈眶。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做梦,而是直接飞升了。
他不再是那个捅了娄子、差点被李达康生吞活剥的倒霉蛋。
他成了功臣!
成了京州乃至全省“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吹哨人和奠基人!
他抓起那份被孙连城“开过光”的报告复印件,像举着一面胜利旗帜,直奔孙连城的办公室。
“顾问!孙顾问!”
贾德龙几乎是撞开门的。
他冲到孙连城面前,激动得语无伦次,声音都在颤抖。
“我们成功了!成功了!省里批了!沙书记亲自批的!全省试点!
您……您真是神机妙算!经天纬地之才啊!”
孙连城正戴着老花镜,用小镊子给一盆文竹修剪枯黄叶子。
他被贾德龙这突如其来的一嗓子吓得手一抖,差点把文竹的嫩芽给夹断了。
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手舞足蹈、涕泪横流的贾德龙,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