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成功了?
孙连城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个消息,只觉得事情正朝着一个他完全无法理解、也极度不希望的方向狂奔而去。
他的初衷很简单。
用一个假大空的“宇宙视角”糊弄过去,把这锅甩到省里,
让事情不了了之,然后他就可以继续回来喝茶看报,研究星辰大海。
可现在,这锅不但没甩掉,反而被省里用金边镶了一圈,又热气腾腾地给端了回来。
项目越大,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报告,协调不完的部门,还有无穷无尽的责任和麻烦。
他清净悠闲的退休前生活,正在眼前一点点崩塌。
“顾问,您是没听见办公厅的同志怎么说,李书记在省委把您和我都表扬了!
说我们是一线的创新先锋!顾问,这次我能劫后余生,全靠您力挽狂澜啊!
以后我贾德龙,就唯您马首是瞻!”
孙连城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
他很想告诉贾德龙,我不是想力挽狂澜,我只是想把船凿沉得艺术一点。
谁知道这破船自己装上核动力引擎了。
他放下镊子,端起茶杯,想喝口茶压压惊,却发现茶水早已凉透。
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就在这时,他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电话机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那铃声,在孙连城听来,犹如催命的钟声。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李达康的专线。
孙连城心里“咯噔”一下。
他慢吞吞地拿起听筒。
“喂,达康书记。”
电话那头,传来李达康中气十足的声音,甚至还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幸灾乐祸。
“连城同志,有个好消息要通知你啊。”
孙连城眼皮一跳。
“刚刚省里定了,要成立一个'城乡供水一体化及管网现代化改造'的全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我们京州,自然也要成立一个相应的市级领导小组。
沙书记对你那个'宇宙视角'的提法很欣赏,点名表扬了。”
孙连城的心沉了下去。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结局。
果然,李达康顿了一下,用一种不容置疑的、甚至带着几分愉悦的语气说道:
“我和市里几位同志商量了一下,决定了。这个市级领导小组,由我亲自担任组长。你嘛……”
电话那头,李达康似乎在笑。
“你就来担任这个小组的……常务副组长吧。
具体的工作,你来抓总。
报告是你把的关,思路也是你提的,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
好好干,连城同志,不要辜负了市委和省委的期望!”
“啪。”
电话挂断了。
孙连城握着听筒,僵在原地,整个人如遭雷击。
这几个词像一把把重锤,狠狠砸在他的脑门上。
他眼前一阵发黑,耳边嗡嗡作响,仿佛听到了自己一手构建的那个清静无为的宇宙,正在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然后轰然一声,坍缩成了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