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的那张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久久无言。
“我们找到了。”陆亦可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意。
“赵家倒了,但这套‘自动吸血系统’还在运转。一个庞大的裙带关系网,一个典型的官商利益共同体!”
侯亮平点点头,走到窗边,望向招待所那栋亮着灯的楼。
他知道,孙连城就在里面。
如果没有那个男人在谈判桌上那通神鬼莫测的胡言乱语,他们此刻恐怕还在被德国律师团逼得焦头烂额,哪有时间和精力,来挖出这条隐藏如此之深的蛀虫。
“我算是明白了,孙连城根本不是在跟对方谈判。”
“他是在用对方的逻辑,给对方建造了一座永远也走不出来的迷宫。当那群德国精英还在为‘暗物质’到底是什么而头疼时,我们已经把他们的老底都掀了。”
这一切,都归功于孙连城的“宇宙缓冲期”。
而这位居功至伟的“功臣”,此刻正在干什么?
他正戴着一副老花镜,拿着一支笔,在一张稿纸上奋笔疾书,嘴里念念有词:
“……根据《县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此地曾有陨星坠落……这或许能解释本地地磁的微弱异常,此乃‘历史功勋值’的具现化体现,是企业精神图腾的物理锚点……”
侯亮平拿着一份文件,敲开了他的房门。
“孙书记。”
文件被放在桌上,标题写得一本正经:《关于赴汉东省天文台进行“企业暗物质”相关课题实地考察的申请报告》。
“对啊。”孙连城理直气壮地点点头,“理论研究必须结合实地观测,这是科学的基本原则。我想去天文台,用他们的射电望远镜,接收一些来自宇宙深空的信号,为我们的‘宇宙估值法’,找到更坚实的理论依据!”
侯亮平看着他那张认真的脸,一时间竟分不清他到底是在胡闹,还是真信了自己那套。
他把文件翻到最后一页,指着上面龙飞凤舞的一行批示。
“李书记驳回了。”
孙连城凑过去一看,只见李达康那力透纸背的笔迹写着:
“驳回。宇宙虽大,先在招待所里看。少给我整这些幺蛾子!”
孙连城盯着那行字,看了半晌,脸上露出了深深的遗憾。
“唉,”他长叹一口气,把申请报告推到一边,用一种悲天悯人的语气说。
“达康同志还是缺乏想象力啊。格局,格局还是小了。”
“他不懂。不站在宇宙的尺度上,怎么能看清眼前的棋局呢?”
孙连城四十五度角仰望天花板,眼神深邃。
“他还在想着怎么拆解那台破机器,而我,已经在为那台即将坠入商业黑洞的机器,谱写墓志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