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语,越说越激动,越说越觉得自己悟透了天机。
不作为?那是无为而治!
不拆坝?那是在等一个天时,等一场东风,来完成一次最彻底、最自然的“天道手术”!
这简直是当代大禹在世,河神转生!
高建和市委书记叶重站在人群中,听着这些赞美,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震撼和……惭愧。
他们,好像也悟了。
市委书记办公室。
叶重和高建,用一种近乎朝圣的心情,从档案柜最深处,重新取出了那份被“密封存档”的“哲学报告”。
两人戴上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地,重新研读。
“‘堵’,不是问题,而是势能的积蓄。”
“我们需要的不是对抗,而是引导……”
以前看,狗屁不通。现在结合现实再看,句句都是天道至理。
叶重的手指,在“堵不如疏”四个字上微微发抖。许久,他才抬起头,看着高建,声音干涩。
“老高,我们……都错怪连城同志了。”
高建扶了扶眼镜,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满是苦涩与自嘲。
“何止是错怪。他写的每一个字,都不是在搞玄学……他是在用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语言,提前给我们下达了‘神谕’啊!”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孙连城,再一次,在他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封神。
职场人设,从“躺平咸鱼”、“反腐先锋”,一步到位,晋级为行走人间的“治水之神”。
而此刻,神迹的缔造者,孙连城,正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前,面如死灰。
办公桌上,摆着那面金光闪闪的“治水如神”。
墙角,靠着那把刺眼的万民伞。
市里、省里的表彰文件,像雪片一样飞来。
秘书小王刚进来报告,省电视台要给他做一期专访,名字都起好了,就叫《当代大禹孙连城》。
他被一片赞誉和鲜花包围,却感觉自己像个天大的笑话。
他只想搞个小破坏,当个渎职的罪人。结果,稀里糊涂地解决了困扰北莞几十年的水利顽疾,成了救世主。
孙连城缓缓抬起头,透过玻璃,仰望着那片万里无云的苍穹。
他的眼神中,没有欣慰,没有激动,只有一片死寂的、想与这世界同归于尽的疯狂。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视被秘书小王打开,正在播放午间新闻。
“……下面播报一则喜讯,我市在市委副书记孙连城同志的卓越领导下,成功经受住了百年不遇的超强台风‘海神’的考验,并借此次天灾之势,一举解决了银龙河下游数十年的淤堵顽疾,可谓是化危机为机遇的典范……”
电视里,他那张平静的脸被放了个特写。
主持人用饱含深情的语调说:“让我们共同期待省台即将推出的专题报道——《当代大禹孙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