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新章节序章(4 / 4)

留在“拿着枪的业余爱好者”阶段。

顺便一提,这个世界的主流枪械是前膛滑膛火绳枪——也就是日本战国时代常见的“铁炮”。

与自动步枪不同,火绳枪的发射流程极为繁琐:首先需将枪竖直,用通条将火药与弹丸推入枪管;接着将枪侧放,在火门处装填引火药,点燃火绳;最后瞄准目标,扣动扳机——火绳引燃引火药,进而引爆枪管内的火药,将弹丸射出;射击后,还需用通条清理枪管,才能进行下一次装填。

坦白说,这套流程又麻烦又耗时,最重要的是,业余人士使用时,很容易出现走火或装填失误。所以,即便给普通民众配发枪支,他们在战场上也难以发挥作用。

我虽接受过训练,能熟练操作并保证一定命中率,可在团队作战中,仍难免出错——毕竟,我并非天生的士兵。

……你或许会疑惑:这样一支以业余新兵为主的军队,真的能打赢仗吗?若在平原上正面交锋,我们大概率会战败,毕竟士兵们毫无实战经验。可这次,我们会将拉乌尔的军队引入舒兰山——山地地形能限制他们的机动性,让我们的新兵发挥出最大战力。

此外,这已是我们能组建的最精锐部队,总数仅两千人——这个数字多与少,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但对一个庞大的帝国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之所以如此,只因我当傀儡时没有自己的军队,只能从零开始组建——多亏了我的征兵演说,才招募到足够人数;也多亏了金羊公司的支援,才获得足够武器。可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缺少足够的基层指挥官。

军队并非士兵的简单集合——需要统领全军的将军,将军之下有指挥各部队的校尉,校尉之下有带领小队的排长,排长之下才是士兵。

排长就像人体的关节,是传递命令、执行战术的关键——没有关节,手指无法抓握;只有拥有灵活的关节,才能完成精细动作。

换句话说,基层指挥官对军队至关重要。没有指挥官的军队,不过是一群拿着武器的乌合之众,而非真正的战斗力量——无论士兵人数再多、装备再精良,没有指挥官统筹调度,都无法在战场上取胜。

自然而然,这支从零组建的帝**队,根本没有足够多合格的基层指挥官。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瓦伦公爵的军队借调老兵、联系布尔戈-杜克雷准将的旧部、甚至启用一些曾被排挤的低阶军官——才勉强凑齐了基础指挥架构。

通常情况下,排长一职应由帝国领地内的男爵或子爵担任,可这些贵族大多是前首相或前礼部尚书的旧部,根本不值得信任;而真正有能力的指挥人才,早已被各大贵族拉拢到自己麾下。

即便我们打败了前首相与前礼部尚书,他们留下的人才断层与权力真空,也绝非短时间内能填补。

顺便一提,在帝国,基层指挥官被称为“排长”,每个排约一百人;在其他国家,类似职位或许被称为“百夫长”。但这并不意味着二十个排长就能完美指挥两千人——万一排长遭遇意外(战死、受伤、生病),必须有替补人员接手指挥。若算上这些“副排长”,所需的指挥人才数量就要翻倍。

……如今,我们连基础的排长都未配齐,副排长更是寥寥无几。

换句话说,这支两千人的帝**队,指挥架构本就存在巨大缺陷。即便算上瓦伦公爵派来的援军与金羊公司支援的物资,要对抗号称“精锐”的拉乌尔军队,依旧困难重重——这也是我们必须在舒兰山布防、争取时间完善准备的原因。

队伍继续前进,路边的农民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连绵的农田与稀疏的村落。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盔甲上,反射出细碎的光斑,马蹄踏在泥土路上,发出沉稳的声响。

我坐在马背上,看着前方整齐行进的士兵,心中默默盘算着——舒兰山的地形、拉乌尔军队的动向、魔法小队的部署、粮草的运输……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这不仅是一场决定内战胜负的战役,更是一场决定帝国未来的战役。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杂念。

十三年的傀儡生涯,无数次的生死考验,都没能将我打垮;如今,我终于有机会亲手掌控自己的命运,掌控帝国的命运——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必须赢。

“陛下,前方就是第一个宿营地了。”蒂莫娜的声音传来,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抬眼望去,远处的林间空地上,已有士兵在搭建帐篷,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隐约传来饭菜的香气。

“知道了。”我点头回应,目光重新落向前方——那里,不仅是宿营地,更是通往舒兰山、通往胜利的第一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