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1章
又说徐二鹏找到程大舍的时候,本以为会为难,没想到,事情办的很顺利,程大舍竟然没有多问就把直接给了一张帖子,还道:“本地府尊是我父亲同年。”徐二鹏千恩万谢,又听他说茹氏陶氏都亲自过来他这里推荐人,但是他都没有应允云云,让徐二鹏生出一等生死以报之感,等从人家那里出来,又细思极恐想,大户人家是真的会延揽人才。
但不管如何,他还是叮嘱妙真:“日后在程家要好好干才是,喏,这是关书,你且收好。”
关书可是请西席或者幕僚的时候才用到的,足以见程家礼贤下士,她打开关书,见上面写道:“徐医生台鉴:家有母亲亟待疗愈,久闻娘子乃无锡杨孺人弟子,聪颖绝伦,妙手仁心,特聘为供奉,月银三两六钱。”三两六钱算是相当不错了,梅氏多为女儿高兴,但想起徐大郎的事情,又有些忧心忡忡。
那些威胁徐大郎的人,见徐二郎不仅没反应,还视若无睹,徐三郎更不必说,他们上门后,次日就连店也不要了,全家人连夜卷铺盖走人了,都不知道去哪儿了。
那做局的人都无语了,打了徐大郎两巴掌:“你看看你,就是一个万人嫌的臭虫。”
徐大郎鸣鸣咽咽的哭了,少不得觉得弟弟们绝情,人家见他家附近都是些踹匠穷汉,屋里妻小俱不见了,又依次去黄家和黄叔父家去了,这些人听了难免咒骂徐大郎不成器,只是一文钱也没有。
最后黄家叔父拿了十两出来,就让他们去找徐家人。那人辛苦了一场,最后只讨到十两,十分不甘心,把徐大郎送往衙门,衙门的人打了他二十板子才被送出来,没有牵连到别人。徐二鹏算是松了一口气,梅氏脸上也带了笑意,就是徐家三房也不知道从哪里回来了,只是听说徐一鸣被打了之后就消失了,大抵是没脸见人,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这事儿一毕,徐家二房就开始打点妙真的行李,梅氏又喊了裁缝为她做了月白、鹅黄、豆绿三套新衣,妙真自己则找来旺和小喜到附近的汗巾店里买了厂方白罗或者白湖绸的汗巾,准备送人。再有草纸让人裁好,准备日常费用,又去那红绿细绢线铺,买了各色绢线。
外公梅举人送了五百钱来给她做盘缠,乔姨母家送了红绿两匹绸子来,还说要请妙真过去践行,妙真推辞了。又有三叔送了一吊钱来,还有两盒果馅蒸饼,隔壁马家、陶家也都各有表示来。
小喜用罐子装了茶叶,似松萝茶是招待贵客的,妙真平常喝的就是苏州本地的茶叶,也说不出名字,胜在便宜好喝,五十文一满罐。再不说洗头用的玫瑰花肥皂、几个鸡蛋,沐浴用的五香粉,零零总总,还有自己的医书,各种医案、医方,几乎装了三口箱子。这还已经是精简了的,要不然就更多了。
梅氏看着满目狼藉,忍不住道:“刚回来没多久,就又要走了,娘真舍不得你。也都怪你大伯,若不然咱们一家人多好啊。”“无论如何,这事儿也让我们渡过了难关,就是没想到大伯父如此不诚实。“妙真想起自己头一回见到大伯父那风光霁月的样子,很是唏嘘。梅氏摆手:“你爹说他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算了,这些也不重要了。倒是你呀,还有一二年就要及笄了,你爹说那金陵虽然是一等繁华之地,程家也是权贵之门,可万万别被那里迷花了眼。等一年半载,替你寻摸到合适的夫婿,你也别害羞,都是大姑娘了,到时候就接你回来。”“我也这样想的,只头一个,我不要什么亲上加亲的。"倒不是妙真不愿意自由恋爱,而是她们这样的小户人家的女子,闺门都森严,寻常不得见外男。以貌取人也不好,还不如徐二鹏见多识广,为人小心谨慎,最是老辣。所以,她也只能让父亲挑了。
但是亲上加亲是她的底线,这是不行的。
梅氏“噗嗤"笑了出来:“你舅家那几个,也不敢想啊,他们读的书还没你多呢。”
“这倒也是。“妙真也是一笑。
转念又道:“您让爹也别太拼命了,我这次去程家,也能攒些银钱来。”梅氏替女儿理着头发:“你也知道的,江南最重厚奁,你爹和我都要跟你找个好人家,怎么可能不准备好嫁妆?”
“爹爹真是不容易。年轻的时候,祖父母稍微对他好点,他也为家里付出许多,到了女儿这里,他亦是付出这些。“妙真想着等将来自己有成就了一定报答父母才是。
梅氏则道:“你爹爹以前对你祖父三叔好也没用,你祖父母还是无论何时都偏心你三叔。”
妙真叹了一口气,她想自己何其有幸,托生给这样的人家。母女二人又说了许多私房话,依依不舍的,到了八月初一,程家派了下人过来。徐二鹏原本也是想着让小厮来旺跟着过去,但他又怕万一程家也是骗人的,女儿万一被拐子拐走了,自己岂不是难过的很?故而,只好让人打包了两个包袱,带了一个一个小厮,一个伙计,又去打行请了两个打手做护卫。
正好他也想去南京在三山街及太学前的书坊去考察一番,看自家书坊和人家的有什么差别。反正他是秀才身份,去哪里也便宜。妙真有她爹作陪,更是放心许多,但又怕人家说她还带着这么些家人过去,只是没有想到一起去的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