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1 章(2 / 5)

了眼无措的太子,面色不变,内心怫然不悦。朝臣皆是大气不敢出,屏息等候陛下的裁决。沐浴着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刘奭很是羞愧。他分明比薄须掸还要大上一岁,可看到对方熊一样的身躯,太子低下了头,浑身僵硬无比。浑身煎熬的感觉,仿佛钻进火炉焚烧,刘奭鼻尖一酸,眼睛霎那间红了。方才生出的好感消散得无影无踪,这匈奴王子,为何要多此一举,陷他于不义?

正当薄须掸觉得气氛不对劲的时候,哗啦啦的剑穗声响起,一个剑眉桃花目,面容与皇帝七分像的小孩站了出来。

刘珏举了举手中的剑,示意自请出战,看向薄须掸的目光满是傲慢。我来!

大殿的空气仿佛凝固,继而一片哗然。

刘询惊愕之后便是皱眉,双手抓紧了御座,恨不能走下台阶把小孩拎回去,谁曾想刘珏看了薄须掸一眼,便坚定地望向皇帝爹,目光中满是战意。他可不是为了给兄长解围,而是为了爹和自己。爹因为兄长丢面子,难道他就不心疼吗?

何况他立志夺位,如今捷径递到跟前,不利用是傻子。经此一事,他必让太傅心服口服,矫情劲儿再也使不出来!刘询握着御座的手渐渐松开,一声"胡闹"消失在了嗓子里。皇帝鼻尖发堵,最终默认下来,谁知张安世竞是抢在所有人面前开了口一-张安世早在刘珏踏出来的那一刻,他便眼睛一闭,疯狂转动大脑,思考着要如何圆场。

不仅圆场,还要圆得漂亮,淮阳王虽然有野心了点,异想天开了点,但他只是个孩子啊,自己还能怎么办?

当下率先说道:“淮阳王殿下年纪尚小,习武一道,尚有进步的空间,却也想要试试斤两。还望王子能够同意,满足殿下与您比试的愿望。”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刘珏年纪小,比不过人家也是正常。孩子自告奋勇,就算输了也无妨!

闻言,便是想要出声反对的丙吉也沉默了。淮阳王殿下解围得恰到好处!既保住了太子的脸面,又保住了大汉的颜面,大司马的圆场同样恰到好处,找不出半点挑刺的地方……丞相暗暗点头,此子实在聪慧,怪不得陛下偏宠。随后瞄了张安世一眼,说好的明哲保身呢?这不是对学生挺上心,方才那语速快的,火星子都要搓出来了。

薄须掸糊里糊涂的,渐渐听明白了意思,方才主动出列要和他比试,且眼神极为傲慢的小孩是淮阳王。

大汉皇帝最为宠爱的次子,实力未知,却是挺有自信。淮阳王怎么敢对他露出那样的眼神,他可是部落钦定的射雕者候选!薄须掸很是生气,几乎当场就要答应,准备给小孩点颜色看看,但到底被理智压了下来。

他来甘泉宫的目的就是要和皇帝继承人比,否则怎么知道汉朝日后强不强大?

高台之上的刘询已经平复好了心情,几乎看穿了薄须掸心中所想,他招招手,示意刘珏站到薄须掸身旁,继而笑道:“王子有所不知,淮阳王同样是朕的继承人,只不过目前不便说话。”

“准阳王的比试之心为真,王子不如答应了他?”话音落下,太子的脸色一片惨白,太子太傅萧望之的神色也变了。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拥护正统的朝臣倒吸一口凉气,顾及外人在侧,这才没有一拥而上拼命进谏,淮阳王同样是继承人?陛下简直胡言乱语!

唯有刘珏显得很是高兴,知道爹这是心疼他,故而用手段为他解围,他揣着剑,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句评价。

薄须掸沉默一会儿,显得很是困惑:”

难道汉朝未来的皇帝不是太子,而是淮阳王?至于淮阳王不能说话这一点,薄须掸倒是没多想,他小心地问道:“淮阳王殿下是什么继承人呢?”

是啊,朝臣也想知道,什么继承人?

刘询笑了笑,含糊说道:“武艺一道的继承人。”薄须掸恍然大悟,原来大汉的文武是分开算的,是他孤陋寡闻了。屏息的将军们同样松了口气,继而忧心忡忡起来,难不成淮阳王是习武的天才?可他们从未听说啊,八岁的小孩,如何与黑熊一样的匈奴王子对抗,一时间不由意兴阑珊。

武将担心比试的结果,拥护正统的朝臣差点气厥。胡说八道,胡说八道,陛下还有没有人管管了。

此言一出,将太子置于何地?希冀的目光看向三公九卿和大司马,偏偏这些朝堂的顶梁柱,仿佛聋了瞎了,此时眼观鼻鼻关心。这些人或是保皇党,或是一手被皇帝提拔的重臣,最后一个谨慎持正的,还是皇帝钦点的淮阳王太傅。便是丙吉这样的老好人,也不会当着匈奴人的面护他们陛下的台,顶多事后苦口婆心一番。

淮阳王刚刚挺身而出,为汉廷挣了脸面,他们何需冒着得罪陛下的风险,为不擅武的太子说话呢?

恍然大悟的薄须掸,凝神看向身旁的刘珏。他有种预感,面前的小孩并不是花架子,而是有真本事。既如此,那就让他看看,继承大汉皇帝武艺的皇子到底有多少斤两,太过傲慢可是要吃大亏的。

他大声说道:“好!我愿意与淮阳王殿下比。”紧接着开口:“既然殿下请缨,那么比试的项目由我来定,骑术,射术,近身搏斗,殿下三选其一吧。若选了搏斗,我们点到为止,谁跌落高台谁输,并不许伤及性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