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第一百八十二章 朕一时没防备住【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二章 朕一时没防备住【求月票】(1 / 3)

“???”

一众詹事府官员闻言亦是同时瞪大了眼睛,目瞪口呆的望向鄢懋卿。

他们实在看不透这位部堂究竟是有多大的脑洞,才能产生如此……惊为天人的想法,竟打算让这些个打上门来的朝臣自领责罚?

要知道外面这些朝臣之中,至少有一半是平日里傲气凌人、自视甚高的御史和给事中。

而这些御史和给事中之中,又不乏有那么一小部分将名声与骨气看的比性命更重要的耿直之人。

想让他们互相执杖自领责罚,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然而此时此刻。

高拱对于此事却持有不同的看法,只见他目光陶醉的望着鄢懋卿那站在梯子上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法言喻的期待:

“对对对,景卿贤弟,感觉完全对劲了,当初你在俺答王庭时就是现在这个状态!”

“那时我与沈炼也是他们现在的状态,目瞪口呆,难以置信,惊为天人。”

“但是我知道你绝对不会令人失望,你说出来的话无论多么不可思议,最终都一定会一一实现,须臾之间化腐朽为神奇!”

“这回你也一定是胸有成竹!”

“来吧,我已经做好了准备,震撼我,惊艳我,征服我!”

“……”

众人自然不会知道,这非但是鄢懋卿给外面这群朝臣量身打造的**型“电车难题”或“两船实验”,同时其中还暗含了“破窗效应”和“从众效应”。

“电车难题”或“两船实验”自然不必多说,本质就是一次针对道德的拷问。

而这群前来闹事的朝臣,无非也就两种人,一种是真正为国为民的正义之士,另外一种就是沽名卖直的虚伪之徒。

这两种人混的圈子高度重合,只要不想在这个圈子里社死。

就能且只能被裹挟着代受一记廷杖,哪怕是互相执杖自领责罚,也不得不咬牙承受。

而这一记廷杖一旦受了,就又陷入了“破窗效应”的泥潭。

一记廷杖是廷杖,被鄢懋卿依《大明律》安在他们头上的二百记廷杖也是廷杖。

从某些方面上来说,除了数量上的区别,其实传出去之后产生的影响并无不同。

至少对于这些朝臣中的那相当一部分沽名卖直的虚伪之徒而言,没有太大区别。

在这些虚伪之徒心中,如果可以自领两百廷杖的责罚,而不是等鄢懋卿领着锦衣卫去打,起码互相之间可以不下死手,那就等于捡回了一条性命,这在他们看来绝对是赚到了。

而保住性命的同时,又骗到了可以用来沽名钓誉的廷杖。

还能以受害者的身份换取同情,从而完美掩饰自己的贪生怕死。

甚至事后还越发有了攻讦鄢懋卿、发动舆情胁迫皇上收回成命的正当理由!

这简直就是一件一举四得的好事,自是求之不得!

因此这些虚伪之徒一定会尽力让这件事办成,而且还会试图让更多的人与他们一同接受,得到更多的认同。

这就到了“从众效应”发挥作用的时候。

人类的本质就是应声虫,只要有人牵头推动,便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受其影响顺势而为,正如他们今天来詹事府闹事一样。

尤其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自然更容易从心的顺势而为,倾向于趋利避害。

毕竟能活下去,谁又会真想去死呢?

当然。

鄢懋卿也知道,这些人中一定会有一部分人宁死不屈。

他们可以咬牙接受那一记救人的廷杖,却宁死也绝不接受那两百廷杖责罚之后的忍辱偷生。

但同时他也知道,这些人绝对是极少数。

否则在此前“大礼议”的时候,朱厚熜便不可能只打死了十六人便大获全胜。

而之前朱厚熜执意退隐的时候,更不可能只打死一个人,便压住了满朝文武的反对声音。

针对这些真正宁死不屈的直臣诤臣……

鄢懋卿则还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另外一套计划。

正如他刚才所说,如今詹事府忽然领了西厂的职责,人手的确捉襟见肘。

而他才和朱厚熜要了一套庄园,要推进自己的沽名钓誉计划,也正需要他们这样的人才!

正如此想着的时候。

“那我们的那两百廷杖,是不是也可以……”

果然有小聪明鬼已经主动钻进了鄢懋卿设下的套索之中,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只是刚说了一半,他就感觉这个问题问的有失“气节”,连忙又闭上了嘴巴,有些尴尬却又做出一副理中客的姿态,对看过来的人解释:

“我就随口一问,绝非是怕了他!”

“不过诸位也是知道的,咱们之中还有不少上有父母卧病在床,下有小儿体弱多病的同僚。”

“咱们自己的性命虽不足挂齿,但也不能全然不考虑一些同僚的实际情况,若因此牵累了父母妻子,亦非君子所为。”

“……”

没有人对此人的发言发表评论,只是默默的收回了目光。

真正的直臣诤臣不可能不顾个人情况强迫每一个人守节,甚至不愿牵累任何人,否则便称不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