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第二百四十三章 义父,你这个奸臣!【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三章 义父,你这个奸臣!【求月票】(1 / 2)

周尚文离去的时候,依旧是满头雾水。

不过鄢懋卿似乎也没给他留太多的选择。

要么不再反对通贡,连对通贡不利的话都不要说。

要么就命马芳率领精锐骑兵前去策应,不要问为什么。

而待周尚文离去之后,郭勋则立刻借义父义子的“亲密关系”,坐到鄢懋卿身旁打探起来:

“守常,你确定要这么做,你可知此事……会引来多少问题,皇上事后又将如何待你?”

“义父多虑,我方才不是说过了么?”

鄢懋卿则笑呵呵的道,

“此行皇上给我的旨意是不惜一切代价办成碳税衙门,促成大明与鞑靼的石炭贸易。”

“像我这样的忠臣,又怎会违抗皇上旨意,蓄意破坏通贡之事?”

“忠臣?”

郭勋只觉得如果不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冷的笑话,那么就是他对“忠臣”二字的理解有问题,

“那你倒是详细与我说说,你贸然发兵前往丰州滩,究竟是想达成什么目的?”

鄢懋卿依旧是笑:

“不知义父是否听过一句话:如果善良失去了锋芒,那就是好欺负。”

“……”

这话郭勋怎么可能听过?

他听罢先是摇了摇头,然后细细咀嚼了一番,当即将这句话中的道理当做了至理,毕竟这种白话很容易理解。

而鄢懋卿这个义子就是这么奇怪,明明是文采过人的进士,却偏偏喜欢用白话去说一些至理。

其实他完全可以把这句话改一改,说成“德若无锋,乃成可欺”,如此著书刊印在自己的文集中,或者在稷下学宫中开坛授课,说不定这辈子还有那么一丢丢可能混成半个圣人。

当然,前提是他得改一改奸的太过直白的习惯,否则还没成半个圣人,名声就先坏了。

“我发兵丰州滩亦是这个道理。”

鄢懋卿则顺势说了下去,

“不论是皇上,还是义父,亦或是我,都不得不承认,周老将军的反对不无道理。”

“这点从俺答命人送来的箭信中便可看出,在他的心里,大明如今便是‘好欺负’,而并非对其展现‘善意’。”

“如果俺答不能改变这个错误的观念,就算这回通贡顺利,兵祸也是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之后的事,等到了那时,石炭贸易必坏,皇上的野心也必将破产。”

“而我,这回便是要去给大明的‘善意’加上‘锋芒’。”

“这样的我如果都不算忠臣,敢问义父,世上还有谁当得起‘忠臣’二字?”

“这么说,义父应该可以明白了吧?”

郭勋继续沉吟,他觉得鄢懋卿的想法应该是正确的,可是此刻做法却不那么明智,因此还是有些担忧的道:

“明白是明白了……可是守常,我与严嵩已经命人将银印密疏送去了京城,皇上看到我们的密疏,定会以为碳税衙门的事已经顺利无虞。”

“你若是此时忽然又对俺答发兵,恐怕破坏通贡之事,可曾考虑过皇上得知此事的感受?”

“依我来看,不如先将你的想法上奏皇上,待皇上定夺之后再付诸行动为妙。”

“如此无论此事成败,最终又是何结果,皇上好歹有个心理准备,起码不至事后迁怒于你……”

鄢懋卿又摇头道: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皇上如今正患得患失,此事若是上奏皇上,恐怕便办不成了。”

“那你自己呢?你总要先考虑一下自己的得失吧?”

郭勋反问。

“义父,我对你很失望,你这个将自己得失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奸臣!”

鄢懋卿斜睨,

“我鄢懋卿一生行事,凭的是忠孝二字,何须提前向皇上请示?”

“若皇上果真因此迁怒于我,我上疏请辞,致仕回乡便是,也省的碍皇上的眼。”

……

大同卫所。

“听说了么,俺答今日清晨又射来信箭。”

一群底层军士凑在一起,一边就着看不见丁点油花的咸汤啃食着干饼,一边像往常一样吹牛打屁,丝毫没注意到周尚文已经悄然到了营帐外面。

“俺答在信箭中下了最后通牒,说是三日之内若还无法进行石炭贸易,便要率军南下劫掠山西,还要一路杀向京辅。”

“真是张狂的没边儿了!”

“那又有什么办法,你也不看看除了咱们周将军以外,那些只会捞钱的边将和卫所都变成了什么样子?”

“若真是俺答打过来了,他们要么调头就跑,要么就托人去贿赂俺答,请求俺答别从他们的卫所防区经过,我若是俺答,我也张狂起来了!”

“欸!你们还真别说哈,这回朝廷来的人将这些只会捞钱的官员边将收拾了大半,倒也真是办了一件教咱顺心的事……”

“……”

周尚文听到里面的议论,正打算提前咳嗽一声,随后进入帐内寻找马芳。

里面却已适时响起了马芳的声音:

“其实鞑靼骑兵也并非你们想的那么强大,若有朝一日由我领兵,定可教那俺答再也张狂不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