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微闭,心神沉入丹田,如同一滴露水落入深潭,涟漪无声扩散。
月光如水,洒在屋内青砖之上,映出一道清瘦的身影。
那影子被拉得很长,斜斜地投在墙角,宛如一柄未出鞘的剑,蕴藏着锋芒却不张扬。
他呼吸绵长,气息如游丝般流转周身,经脉之中灵力悄然运行,似溪流绕石,不疾不徐,开始推演丹道奥义。
脑海中浮现出游龙诀——《丹术篇》。那是师尊欧阳豆豆在给他的,扉页上写着八个大字:“以心炼药,以药证道。”墨迹已有些许褪色,却依旧遒劲有力,字字如刻入骨髓。
可笑的是,那时的他并未放在心上,对炼丹之术嗤之以鼻,只当是旁门左道。
他曾站在九龙山巅,望着云海翻涌,豪言壮语:“手中一剑斩苍穹,何须炉火炼尘烟?”
“区区炉火小技,岂能登仙途?”
他曾这般不屑地说道,语气中满是少年锐气,眼中容不下半点“凡俗”。
如今回想起来,不禁自嘲一笑,嘴角微扬,却又很快敛去。
修行之路何其漫长?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
天地万物皆可为道,丹道亦是登天梯之一阶。
“原来……是我浅薄了!”
龙慕低声呢喃,眉宇间掠过一丝悔意,也有一缕释然。
年少时总以为力量来自锋芒,如今才懂,真正的强大,往往藏于无声处,隐于炉火间。
一夜静修,无梦无扰,心神澄澈,如明镜止水。
翌日清晨,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晨曦穿透云层,洒落大地,宛如金纱铺展。
屋外鸟鸣清脆,远处钟声悠悠响起,似在催促众生觉醒,又似在为今日盛会奏响序曲。
龙慕睁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如剑出鞘,凌厉却不外放。
他起身下床,动作利落,衣袍拂动间带起一阵微风。
他记得昨日报名时,那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站在丹楼门前,目光如炬,语气严厉:“若是迟到,取消资格!”
这句话如同警钟,在他心头回荡。不容有失!
他迅速整理衣袍,披上外衫,推门而出。
门外晨雾未散,石阶上露水微湿,脚踩其上,留下浅浅印痕。
他不敢耽搁,在人群之中穿梭前行。
沿途所见,皆是朝气蓬勃的年轻炼药师、炼丹学徒,乃至一些成名已久的丹道新秀。
有人低声讨论药材配比,有人默念口诀温习火候,更有人紧握丹方,神情凝重,仿佛手中握着命运的钥匙。
龙慕目光扫过,心中略感压力。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天资卓绝?哪一个不是背后有宗门扶持?而他,不过是一介散修,唯一依仗的,便是游龙诀和一颗不肯服输的心。
一盏茶后,丹楼广场赫然在望。
偌大的广场已被布置得井然有序,数千张石桌整齐排列,每张桌上皆置有一尊青铜丹炉。
炉身斑驳,看似普通,却隐隐透出岁月沉淀的气息,仿佛每一尊都曾见证过无数成败悲欢。
桌旁堆放着密封玉盒,内藏此次大比所需药材,皆由丹楼精心配给,封印符箓清晰可见,灵光流转,防止任何人中途调换。
“七六九号台……”
龙慕低头查看腰牌编号,循序寻去,终于在靠近中央区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轻轻坐下,手指抚过石桌边缘,触感冰凉而坚实。
他环顾四周,三千余名参赛者已陆续就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紧张与期待。
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万千修士争夺丹道认可的战场,是通往“丹楼”独木桥。
广场南侧高台之上,数十位身着丹纹长袍的老者端坐其上,神情庄重。
他们胸前佩戴金鳞丹徽,象征着丹楼核心评审的身份,每一位都是丹道宗师,活化石般的存在。
其中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手持玉如意,正是本次大比主考官——丹楼首席长老莫问天。
传闻他百年前便已成就“丹心化婴”之境,炼出过“九转紫霞丹”,可助人突破瓶颈,逆天改命。
而在东西北三面看台,则早已座无虚席。
无数修士凝神观望,议论纷纷。
前排那些雕花檀木座椅,则留给了各大宗门代表、世家贵客与城主府要员。
更有几位身着华服的年轻男女,目光在场中扫视,似在寻找值得结交的潜力新星。
就在这万籁俱寂之际,一道苍老而沙哑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全场:“诸位,我宣布——丹药大比,正式开始!”
声音落地,全场沸腾!
“终于开始了!”
有人激动握拳,满脸通红,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芒。
“听说这次题目极难,淘汰率可能高达九成!”
另一人低声惊叹,语气中既有畏惧,也有跃跃欲试。
龙慕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波澜,专注眼前丹炉。
他闭目片刻,调整呼吸,让心境归于平静。
然而当他睁开眼,看清那鼎炉的模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