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死不瞑目的老大娘合上眼睛。她的怀里,还紧紧抱着一个冻僵的婴儿。
“科长!这里有活口!“
在一个岩缝里,他们找到了奄奄一息的通讯员小刘。他的双腿被炸断,全靠积雪止住了血。
“鬼...鬼子往二道沟去了...“小刘断断续续地说,“群众...都在那里...“
谢文渊心中一凛。二道沟是群众的主要隐蔽点,如果被日军发现...
“立即增援二道沟!“
他们冒着大雪急行军。山路被积雪覆盖,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有几次,谢文渊差点滑下悬崖,全靠队员及时拉住。
黄昏时分,他们终于赶到二道沟。远远就听见枪声和哭喊声。
通过望远镜,谢文渊看见令人发指的一幕:日军正在屠杀群众!手无寸铁的百姓被驱赶到一起,用机枪扫射。
“畜生!“赵铁柱眼睛都红了。
“冷静!“谢文渊按住他,“硬冲是送死。“
他仔细观察着日军的部署。带队的是个日军大佐,正在指挥士兵焚烧尸体。
“擒贼先擒王。“谢文渊取下步枪,“铁柱,带你的人从左侧迂回。其他人随我从正面吸引火力。“
战斗瞬间爆发。谢文渊一枪就击毙了日军大佐,日军顿时陷入混乱。趁此机会,赵铁柱带人从侧翼杀出,救出了部分群众。
但日军很快组织起反击。在坦克的掩护下,他们发起了疯狂反扑。
“带群众先走!“谢文渊下令,“我断后!“
“科长!“
“执行命令!“
谢文渊带着五名队员,依托岩石和树木顽强阻击。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刺刀折了就用手榴弹。
最危险的时候,三个日军同时扑向谢文渊。他一个翻滚躲过刺刀,反手用枪托砸碎了一个日军的头颅。第二个日军被他踢中要害,惨叫着倒地。第三个日军举枪欲射,被一名队员扑倒,两人扭打在一起。
“小心!“那名队员突然大喊。
谢文渊回头,看见一辆日军坦克正缓缓驶来,炮口对准了他们。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意想不到的援军出现了!老周带着游击队及时赶到,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了坦克履带。
“老周!你们怎么来了?“
“听说二道沟出事,我们就赶来了。“老周抹了把脸上的血污,“群众都转移了,咱们也撤吧!“
在游击队的掩护下,他们顺利脱险。但五名断后的队员,只有两人活着回来。
回到临时营地,谢文渊立即清点人数。利剑分队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群众也伤亡惨重。
“科长,统计出来了。“赵铁柱声音低沉,“我们牺牲了二十一个同志,群众...死了三百多人。“
每个数字都像一把刀,扎在谢文渊心上。他想起那些牺牲的队员,想起那个冻僵的婴儿,想起死不瞑目的老大娘...
“这个仇,一定要报!“
当夜,谢文渊独自登上山顶。寒风如刀,却不及他心中的痛。望着脚下白雪覆盖的太行山,他仿佛听见了无数冤魂的哭泣。
“文渊。“老周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这不是你的错。“
“如果我计划再周密些,如果他们转移再快些...“
“没有如果。“老周打断他,“战争就是这样残酷。我们要做的,是让牺牲变得有价值。“
第二天,谢文渊收到总部命令:配合主力部队,对日军实施反扫荡。
这一次,他制定了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直捣日军指挥部。
“鬼子指挥部设在县城,守备森严。“老周提醒道。
“再严也要打。“谢文渊眼中闪着复仇的火焰,“要用鬼子的血,祭奠死难的同胞。“
行动在除夕之夜展开。当家家户户本该团圆守岁时,利剑分队踏上了征途。
县城城墙高大,守备森严。但谢文渊早就通过内线摸清了情况:每晚子时,日军都会换岗,有五分钟的空隙。
他们趁着这五分钟,用抓钩攀上城墙,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哨兵。
指挥部设在原来的县衙内。谢文渊带人直扑主建筑,赵铁柱则带人去炸军火库。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但就在他们即将得手时,警报突然响了!
“中计了!“谢文渊心中一沉。
大批日军从暗处涌出,将他们团团围住。为首的特高课课长吉田得意洋洋:
“谢文渊,我等你多时了!“
原来,内线早已暴露,这是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放下武器,“吉田冷笑道,“否则,你的那些老乡...“
他挥了挥手,日军押上来几十个群众,都是在扫荡中俘虏的。
“畜生!“队员们怒不可遏。
谢文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注意到,吉田站的位置正好在军火库方向。
“铁柱,“他低声对身边的赵铁柱说,“等我信号,引爆军火库。“
“可是...“
“执行命令!“
谢文渊突然举枪,但不是对着吉田,而是对着天空!
“打!“
枪声就是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