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荆州,荆州!> 第九十二章:砺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二章:砺剑(1 / 2)

民国三十二年(1943)七月的太行山,热浪蒸腾。谢文渊站在新开辟的训练场上,望着眼前这一百二十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孔。这是总部为利剑分队补充的新兵,他们中最大的不过二十二岁,最小的才十六岁。

“同志们!“谢文渊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利剑分队的一员。在这里,你们要学习的不仅是杀敌本领,更要明白为什么而战!“

新兵们昂首挺胸,眼中闪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在他们身后,赵铁柱等老兵肃然而立,脸上带着经历过血火洗礼的沉稳。

训练从最基础的队列开始。谢文渊亲自示范每一个动作,从持枪姿势到战术步伐,要求近乎严苛。

“枪要像长在身上一样!“他纠正一个新兵的持枪动作,“在战场上,这差一厘米,就可能要了你的命!“

正午的太阳毒辣,汗水浸透了战士们的军装。有个新兵支撑不住,踉跄了一下。

“坚持住!“谢文渊厉声喝道,“想想被鬼子杀害的亲人!想想流离失所的同胞!“

这句话像一剂强心针,新兵猛地挺直了腰板。

晚上,林婉茹给新兵们上政治课。她不像谢文渊那样严厉,而是用温和的语气讲述抗战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而战?“她望着台下年轻的面庞,“不是为了某个人,某个政党,而是为了千千万万的同胞,为了这片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

一个新兵举手提问:“林政委,我们真的能打赢吗?鬼子那么厉害...“

林婉茹微微一笑:“两年前,也有人问过同样的问题。但现在,我们不仅还在坚持,还越打越强。为什么?因为我们代表的是正义,正义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

训练进行到第十天,谢文渊决定给新兵们一个下马威。

“今天进行野外生存训练。“他宣布,“不带干粮,不带水,在山里待三天。“

新兵们面面相觑,但还是坚决执行命令。

深山里,谢文渊暗中观察着各小组的表现。大多数新兵都显得手忙脚乱,有的连野菜都分不清,有的取水时差点掉进山涧。

但有一个小组让他眼前一亮。带队的是个叫陈小虎的新兵,虽然才十八岁,却显得格外老成。他不仅带着小组找到了水源,还设陷阱抓到了两只野兔。

“这小子不错。“谢文渊对身边的赵铁柱说。

“听说他爹是猎户,从小在山里长大。“

第三天傍晚,当新兵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营地时,谢文渊已经等在终点。

“讲评!“他扫视着狼狈不堪的新兵们,“陈小虎组,表现最好。不仅全员安全返回,还带回了食物。其他组...“他顿了顿,“特别是第三组,居然有人饿晕了,太让我失望了!“

被点名批评的组长低下头,满脸羞愧。

“但是!“谢文渊话锋一转,“你们都比第一天进步了。记住,在敌后作战,生存是第一位的。活下来,才能继续战斗!“

接下来的训练更加严苛。射击、爆破、侦察、格斗...每个科目都贴近实战。

爆破训练时,赵铁柱亲自示范。他把炸药包塞进模拟的碉堡,拉响引信,敏捷地翻滚到安全距离。

“轰!“一声巨响,碉堡模型被炸得粉碎。

“看清楚没有?“赵铁柱抹了把脸上的土,“爆破不仅要准,还要快!慢一秒钟,就可能被自己的炸药炸死!“

新兵们轮流操作。轮到陈小虎时,他不仅准确炸毁了目标,还巧妙地利用地形掩护,动作干净利落。

“好小子!“赵铁柱难得地露出笑容,“有老子当年的风范!“

但训练并非一帆风顺。在一次攀岩训练中,一个新兵失手坠落,幸亏保险绳拉住,才没出大事。

当晚,谢文渊召集干部开会。

“训练伤亡必须降到最低。“他严肃地说,“这些新兵都是革命的种子,损失一个都是巨大的浪费。“

林婉茹提议:“是不是可以把训练强度适当降低?“

“不行。“谢文渊摇头,“训练场多流汗,战场才能少流血。我们要做的不是降低标准,而是加强保护措施。“

会后,谢文渊独自来到伤员住处。那个摔伤的新兵正在休息,看见谢文渊,挣扎着想坐起来。

“躺着别动。“谢文渊按住他,“感觉怎么样?“

“报告科长,就是扭了脚,不碍事。“

谢文渊在他床边坐下:“知道我为什么对你们这么严吗?“

新兵摇摇头。

“因为我要对你们的生命负责。“谢文渊的声音低沉,“在战场上,敌人的子弹不会因为你是新兵就绕着你走。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活下来。“

新兵眼中闪着泪光:“科长,我明白了。伤好了我一定加倍训练!“

八月,总部下达了新任务:拔除日军在太行山区的一个重要据点——黑风寨。

这是个硬骨头。黑风寨建在险峻的山顶上,三面悬崖,只有一条小路可通。寨里驻守着日军一个中队,配有机枪和迫击炮。

作战会议上,干部们意见分歧。

“强攻伤亡太大,“老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