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扫元> 第209章 聆听新时代脚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9章 聆听新时代脚步(3 / 4)

闻道的心,已被那机器轰鸣、布匹如潮的未来图景彻底点燃。

石山看着周闻道两眼放光的样子,知道火候已到,思想的种子已深深种下。便不再描绘那震撼的未来,转而沉声定下实际的步骤:

“你呈文中提到执役人等技艺教习和理清权责之策,条理清淅,具体可行。我只再强调两点。”

周闻道猛地回过神来,强压下心头的滔天巨浪,凝神细听。

“其一,教习不可只局限于眼前的具体工艺。对于那些有心向上,肯学肯钻的匠人、工徒,要通过开设夜校、工馀学堂的形式,教他们识字和算术——这是根基!

以后,咱们的机器会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精巧,越来越复杂。一个只会埋头苦干,却连机器上的铭牌、操作章程都看不懂,连简单的加减乘除都算不清的人,如何能使用好这些新机器?

又如何能理解其中的奥妙,进而改进它?识字、算术,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

识字?算术?周闻道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元帅的深意。这不仅是使用新机器的需要,更是培养能理解,甚至改进机器的人才的根基。

“属下明白!此乃百年大计,定当用心办好!”

“其二。”

石山竖起第二根手指,不容置疑地道:

“一线工匠的待遇,必须分层,干活麻利,能超额完成任务的,月钱要涨。更要重赏那些能钻研工艺,发明新法子,或者改进机器,能明显提升劳动效率的能人。”

石山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千金买马骨的豪气。

“只要他们能创造出远超其薪酬的价值,就不要怕花这点钱。要让他们看到,动脑子、出成果,就能得到实实在在、令人眼红的好处!这钱,花得值!”

周闻道听到“月钱要涨”、“重赏”,下意识地就觉得牙根一酸——又要增加开支!荣军社本就负担沉重,精简尚未开始,新的投入似乎又迫在眉睫。

但转念一想元帅描绘的那水力纺纱、飞梭织布的场景——若真有人能造出这等神器,或者哪怕只是将其效率提升一两倍,那创造的价值这点月钱和赏金,就算不了啥了。

只是那神器的机器尚在元帅的构想之中,眼前这“重赏”的钱,又该从何处挤出?这现实的窘迫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稍稍冲淡了些许他心头的狂热。

石山仿佛能看透周闻道的心思,立即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也指明了方向。

“合肥大局已定,滁州那边铸炮之事也取得了突破。陶司业(陶成道)带着匠作院,已经在赶来合肥的路上。

你回去后,立刻着手,先召集社内最好的木匠、铁匠,将我方才提出的那些想法,与他们细细分说,看看其中哪些想法在现有条件下是可行的,哪些又是空想。

若有工匠觉得可以尝试做出实物验证,尽管放手让他们去做,所需物料,优先供给。”

石山的手指在案几上重重一点,道:

“若在验证过程中,遇到了你们匠人难以解决的技术难关,待陶司业到了,便可找他。匠作院汇聚了各方顶尖的能工巧匠,集思广益之下,总能想出点子。”

周闻道心中壑然开朗,原来元帅早有安排,有匠作院作后盾,那些看似缥缈的想法,便有了落地的希望——至少,能大大缩短验证可不可行的时间。

“回头。”

石山最后指示道:“你再将今日你我商议的这些,重新梳理集成,拟写一份详尽的《荣军社改制及未来发展方略》,正式呈报上来。”

元帅已然将路径、资源、方向都指明,剩下的,唯有披荆斩棘,奋力前行。

周闻道胸中激荡着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与豪情,仿佛肩负着开启一个崭新时代的重任。他霍然起身,整肃衣冠,对着石山深深一揖,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道:

“元帅深谋远虑,为荣军社指明通天大道。属下肝脑涂地,亦难报知遇之恩万一!属下必殚精竭虑,推行革新,穷尽所能,让荣军社脱胎换骨,成位我红旗营坚实后盾与利器之源!”

石山看着周闻道眼中那熊熊燃烧的火焰,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微微颔首:

“好!去忙吧。”

周闻道再次深深一揖,这才转身,步履沉稳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昂扬,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官厅。

直到那略显沉重的门帘在身后落下,隔绝了厅内略显压抑的空气,秋日微凉的清风拂过滚烫的面颊,周闻道那被未来蓝图和激昂誓言充满的头脑,才稍稍冷静下来。

一个先前被忽略的细节,如同水底的暗礁,悄然浮上心头。

等等元帅方才似乎提到过,待荣军社日后盈利了,户曹的拨款会转为税收上的减免或返还?这这似乎意味着,荣军社是需要缴税的?

这个念头一起,周闻道不由得在官厅外的廊下停住了脚步,眉头再次困惑地皱起。

荣军社,不是元帅的‘少府’吗?在他的认知里,历朝历代,皇帝的少府,为皇家提供用度,何曾需要向国库缴税?

元帅此举是何深意?难道是要将荣军社彻底视为一个独立的“官办”产业,而非纯粹的私产?这其中的界限和用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