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扫元> 第215章 叶兑出山书斋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5章 叶兑出山书斋对(4 / 4)

一旦北方战事持续不利,元廷高层见无法以武力迅速剿灭我军,极大可能会转变策略,尝试行招安羁縻之策,以期暂时稳住局势,甚至驱虎吞狼,借我军之力去平定其他义军。”

叶兑目光变得深邃起来,语气中充满了诱惑,道:

“元帅若能巧妙利用这一点,假意接受招安,便可效仿魏武旧事,挟朝廷之名,行政令之实,取得大义名分,同时又保割据地方之实利。

如此,便可借元廷之名,行扩张之实,集成北方资源,先定中原,再图江南。凭元帅的雄才伟略和将士用命,或许五到七年间,便可底定北方,届时再行禅让换代之事,水到渠成。”

旋即,叶兑话锋一转,指出了这条道路必须付出的沉重代价。

“只是,行此策,元帅对外,便只能抛弃‘驱逐胡虏’的旗帜,还需大肆攻伐其他不尊‘朝廷’的义军;对内,亦需以铁腕手段清理治下强烈反对妥协的力量。

此外,为尽快稳定新占领的北方州县,以扩充实力,元帅还须诚意任用那些心向元廷或至少认可其法统的北方士子、豪强。如此,方能迅速扩充地盘,稳固统治根基。”

说完这条看似“捷径”背后的残酷现实,叶兑悄然留意石山的神情,见他面色沉静如水,深邃的眼眸中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不禁再次暗叹这位年轻元帅的城府之深。

叶兑稍作停顿,继而对比另一条路线,继续道:

“而若行南线之策,则须及早渡江,继续以‘驱逐胡虏’为旗号,摒弃与元廷的任何妥协幻想。此策一旦施行,必能尽收江南乃至天下心念故宋,有志于光复华夏之士民人心。

但此策亦意味着双线作战,既要与元廷持续对抗,又需强力压制地方豪强,其过程必然更为艰难曲折,耗时或将更久,其难度比远大于选择北线。”

海宁纡岸叶氏的家族史,可追朔至近五百年前的唐僖宗年间,数十代传承,树大根深,本身就是豪强。叶兑能生出抑制豪强的观念,自不是书上得来,而是这些时日对红旗营崛起的经验总结。

说实话,叶兑也有些矛盾,既希望家族更加兴盛;但同时也清楚豪强对地方权利的贪婪攫取,又希望石山这样的雄主能担起历史责任,一扫数百年积弊。

他这番话,近乎是赤裸裸的试探,将两条道路的利弊,所需付出的代价,乃至可能的人心向背,都清淅地摆在了石山面前。

石山沉默了片刻,霍然起身,身姿挺拔如枪,目光锐利如电,斩钉截铁的声音在书房中回荡:

“石某虽生于益都路,长于北方,但身为汉家儿郎,只认华夏正朔!既已高举义旗,便早与元廷势不两立,不死不休!

我意已决,唯有‘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一途可走!必欲尽复汉家衣冠,重光神州不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