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扫元> 第268章 两大反派竞登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8章 两大反派竞登场(1 / 4)

第268章 两大反派竞登场

扬州城头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焦糊混合的怪异气味。

镇朔卫士兵正在军官的呼喝下整顿队形,开进城中,眼神中大多透着一股大胜之后的亢奋。

城中士绅、耆老也按照“惯例”,派出代表,附上钱粮等物劳军,喜迎王师光复失土。

但在这片逐渐恢复秩序的场景中,扬州城东的一片局域内,气氛却有些凝滞。

张明鉴拄着染血的长枪,站在几名被反缚双手跪在地上的部下面前。他那张被硝烟和汗水弄得黝黑的脸上,此刻没有任何先登破城的狂喜,只有一片铁青。

甲胄上深深的刀痕和飞溅的血点,证明他刚才在城头经历了何等恶战,也彰显了张明鉴先登破城的此战头功。但这一切,都被眼前这四个跟他从草莽一路杀出来的老兄弟给毁了。

“头儿俺们俺们就是一时糊涂!”

跪在最前面的那个瘦高个抬起头,脸上满是鼻涕和眼泪,声音因恐惧而扭曲。

“瞅着那宅子里亮晃晃的,以为以为能捞点油水就没忍住”

张明鉴的拳头死死攥紧,指甲几乎要抠进掌心里。

去年初春,蒙元淮东道宣慰司同知彻里不花统兵进攻定远,却因畏惧红旗营兵锋,未及接战便自行溃散。大量溃兵如无头苍蝇般涌入滁州下属的全椒、清流、来安三县。

其中一部在全椒县境内烧杀劫掠,裹挟青壮,逃至含山县时已膨胀至千馀人,严重破坏地方生产,引起了驻守含山的“彭祖家”赵普胜所部注意。

赵普胜率部出击,将其大部歼灭,仅有少许人侥幸逃脱。全椒县张明鉴便是逃脱的少数人之一,但他脱离险境后,并未就此返乡老实过日子。

这段被裹挟后杀人放火的经历,如同在他心中打开了一扇通往黑暗世界的大门,让他再也无法回到过去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平静生活。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他拉起几十个同样不甘平凡的亡命之徒,以青布缠头为号,活跃在全椒、含山两县交界的深山老林间,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但好景不长,石山全取庐州路后,为尽快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开始加强境内编户管理,并调集兵力清剿境内的流寇、山贼等不稳定因素。

张明鉴所部的生存空间被一再压缩,劫掠所得越来越少,又深知绝非红旗营的对手,在走投无路之下,只得率众下山乞降。

乱世之乱,首先是人心长草。

早在天下大乱真正降临之前,就已有很多人因各种原因落草为寇。如最早率部投靠石山的常铁头,还有如今已官至擎日卫镇抚使的刘聚等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石山志在平定天下大乱,再创华夏盛世,而不是以暴制暴,杀光所有曾参与作乱之人。只要作恶不深,且有真心悔过表现者,他都不吝给予一条改过自新的机会。

张明鉴部下山后接受了红旗营的整编,他本人也通过了严格甄别,因其勇武被授予队率之职。

此人一手长枪使得极好,作战异常勇悍,本是可造之材,也积功升至指挥使。

可惜所部纪律一向较差,屡屡有士兵在关键时刻违反军纪,连累了他的晋升速度,否则以张明鉴的能力,说不定还能更上一层楼。

此次扬州攻城战亦是如此。张明鉴身先士卒,率先登城,破城首功本是非他莫属。

但战后清查,他麾下竟有四名士兵在入城后趁机劫掠杀伤百姓,被傅友德派出的督战队当场拿下。

“老子拿命换来的功劳就这么完了?”

一股邪火在他胸腔里左冲右突,既恨这几人不争气,更恨自己平时为何没能用更狠的手段约束他们。他知道红旗营的军纪不是儿戏,那是石元帅立足的根本。

可可这些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啊!

就在这时,一阵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传来。围观的士兵们如同潮水般向两侧分开,让出一条通路。都指挥使傅友德在一众亲兵的簇拥下,缓步走了过来。

傅将军的目光先是扫过那四个面如死灰的士兵,随后便落在了张明鉴身上,那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千钧的重量,压得张明鉴几乎喘不过气。

“张指挥,你部士卒入城后劫掠百姓。按我红旗营《战时十七条》,该当何罪?”

张明鉴喉咙发干,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还是嘶哑地开口:

“按律…当…当斩。”

“恩。”

傅友德微微颔首,脸上看不出喜怒。

“你部出此败类,身为指挥使,你有御下不严之责,可知罪?”

“末将…知罪!”

张明鉴单膝跪地,头颅深深低下。最后一丝侥幸也消失了,只剩下无尽的悔恨和冰凉。

傅友德不再看他,目光转向身旁的军法官,斩钉截铁道:

“将他们四个拖下去,明正典刑!首级传示各营,悬于城门三日,以儆效尤!”

令下如山,那四名犯卒甚至来不及再发出一声求饶,就被如狼似虎的刀斧手拖走。

片刻后,远处传来四声沉闷的喝令和刀锋破空的厉响。

整个过程,张明鉴始终低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