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目光所及都将是你> 第199章 百川归海,数藏青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9章 百川归海,数藏青史(1 / 3)

苏念指尖划过触控屏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屏幕映亮她眼底的光,像是盛着碎落的星河。办公区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夹杂着偶尔的低声讨论,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与一种蓬勃向上的焦灼——这是“文心守护联盟”成立以来,最忙碌也最令人振奋的一个月。

“苏念姐,刚刚收到三封实名推荐信,分别来自故宫博物院的青铜器修复专家周老、敦煌研究院的数字化保护团队负责人李博士,还有海外华人考古学会的陈教授!”实习生小林抱着平板电脑跑过来,声音里难掩激动,“他们都表示愿意全职加入联盟,还带来了各自的核心技术团队!”

苏念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化为深深的动容。她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车水马龙的城市天际线。一年前,“文心守护联盟”还只是她和沈亦臻心中一个朦胧的构想,是在迷雾中摸索前行的孤舟;而现在,这艘船不仅有了坚实的船身,更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舵手与水手。

“周老可是业界泰斗,他的‘青铜无痕修复术’被誉为独门绝技,之前多次拒绝了国内外顶尖机构的邀请,怎么会突然愿意加入我们?”苏念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小林快速滑动屏幕,调出推荐信的扫描件:“周老在信里说,他关注联盟很久了,尤其是上次我们成功修复战国错金银铜壶,并且将修复过程全程公开、共享技术参数的做法,让他看到了‘开放、共享、传承’的真正力量。他说,文物保护不该是闭门造车的玄学,而该是全民参与的科学,联盟的理念,正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

苏念指尖轻轻摩挲着窗框,心中百感交集。那次修复战国错金银铜壶,难度远超预期。铜壶出土时已经残破不堪,错金纹饰脱落大半,器身还布满了锈蚀孔洞。联盟团队奋战了整整三个月,期间遇到无数技术瓶颈,甚至有专家提出“保留现状,不再修复”的建议。是沈亦臻力排众议,动用所有资源联系国内外顶尖材料学家,最终研发出一种新型纳米修复材料,既保证了修复效果,又最大限度保留了文物的原始信息。

而最令人争议的,是沈亦臻提出的“修复过程全程公开”。当时不少人反对,认为核心技术应该保密,防止被不良商家滥用。但沈亦臻坚持认为,文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技术也理应属于全人类。“我们的目标不是垄断技术,而是培养更多懂得保护文物的人,让更多濒临消失的文物得到拯救。”他的这句话,最终说服了所有人。

如今看来,正是这份开放与坦诚,打动了像周老这样的业界泰斗。

“李博士的团队带来了敦煌数字化保护的全套技术方案,他们之前做的敦煌壁画数字化采集,精度达到了像素级,能完整保留壁画的色彩和纹理细节。”小林继续汇报,“陈教授则承诺,会利用他在海外的资源,帮助我们对接国际文物保护机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还能协助我们追回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

苏念点点头,心中已经开始规划新的工作蓝图。随着这些专业人士的加入,联盟的规模正式迈入了“集团军”时代。之前联盟的核心成员大多是年轻的考古学者、修复师和技术工程师,虽然充满活力,但在经验和资源上还有所欠缺。现在有了周老这样的资深专家坐镇,有李博士团队的技术支持,还有陈教授的国际视野,联盟的综合实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沈总呢?他今天去参加文物局的座谈会,有结果了吗?”苏念问道,目光不自觉地投向办公室门口。

话音刚落,沈亦臻的身影就出现在门口。他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灰色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平日里略显清冷的眉宇间此刻带着一丝柔和的笑意。他手中拿着一份文件,快步走到苏念身边,将文件递到她面前:“文物局正式批复,同意我们建立全国首个民间主导的文物保护数据库,并且会向我们开放国家文物局的部分核心数据接口,支持我们实现数据共享。”

“真的?”苏念眼睛一亮,接过文件快速翻阅。文件上盖着国家文物局的鲜红印章,明确写明了对“文心守护联盟”建立文物保护数据库的支持政策,包括数据共享、技术指导、资金补贴等多个方面。

“不仅如此,”沈亦臻走到触控屏前,调出一份数据报表,“各地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听说我们要建数据库,都主动联系我们,愿意提供他们的文物藏品数据。目前已经有超过两百多家机构提交了合作申请,涵盖了青铜器、陶瓷、书画、玉器等多个品类,预计初期入库的文物数据将超过五十万条。”

苏念看着屏幕上不断增长的数据,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文物保护数据库,是她和沈亦臻早就规划好的核心项目。之前,国内的文物数据分散在各个机构,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导致很多文物信息重复采集,而有些偏远地区的文物数据则长期处于空白状态。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我们的数据库,要做到‘全覆盖、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