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青云酒馆:客官,饮尽这漫天星河> 第449章 护送皇帝回寝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9章 护送皇帝回寝宫(1 / 3)

夜露凝在琉璃瓦上,折射着宫灯昏黄的光晕,像一层淬了毒的霜。沈醉握着半出鞘的“碎影”,剑身在暗影里吞吐着极淡的寒芒,映得他眼底的墨色愈发沉冷。方才宫变的血腥气尚未散尽,混着龙涎香与铁锈的味道,在空旷的长巷里蜿蜒,如同一条不甘死去的蛇。

“陛下,这边请。”他的声音不高,却像冰棱敲在玉阶上,清冽得能穿透周遭的死寂。

被簇拥在中间的昭元帝,龙袍上还沾着几点暗红——那是护驾侍卫溅上的血。老皇帝的手微微发颤,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劫后余生的虚浮,以及一种更深沉的、被背叛啃噬的寒意。他瞥了眼身侧的沈醉,这个年轻人总是这样,仿佛浑身都裹着一层化不开的冰,可方才在太极殿外,正是这层冰里淬出的锋芒,劈开了那道通向生机的血路。

“沈爱卿,”昭元帝的声音带着喘息,“你说……那些人,真的都伏法了?”

沈醉脚步未停,目光扫过巷口影影绰绰的宫墙,那里的阴影深得像能吞噬一切。“活口留了三个,其余的,都变成了宫砖缝里的肥料。”他说得平淡,仿佛在谈论今日的晚膳,“至于‘都’字,陛下该明白,这宫里的老鼠,从来不会只在明处打洞。”

昭元帝喉结滚了滚,没再说话。夜风掀起他的袍角,露出里面素色的中衣,那上面绣着的日月同辉纹样,此刻看来竟有些讽刺。他当了三十年皇帝,自以为将权术玩弄于股掌,却没想过有朝一日,会被自己亲手提拔的外戚逼到宫墙之下,靠着一个满身江湖气的年轻臣子续命。

长巷尽头忽然传来一阵极轻的响动,像是有人踩断了枯枝。沈醉的剑瞬间完全出鞘,寒光如练,直指声源处。“谁?”

阴影里探出一个脑袋,是内务府的总管太监李德全,那张平日里油光水滑的脸此刻白得像纸,手里还紧紧攥着一盏宫灯,灯芯抖得厉害。“陛、陛下……老奴、老奴来迎您回宫……”他声音发飘,膝盖一软就想跪,却被沈醉冷冷的眼神钉在原地。

“李总管倒是消息灵通。”沈醉的剑尖离李德全的咽喉不过三寸,“方才太极殿厮杀时,你在哪?”

李德全的脸瞬间褪尽血色,嘴唇哆嗦着:“老、老奴……老奴在御膳房……给陛下备宵夜……不知、不知外面的事……”

“哦?”沈醉挑眉,语气里带着几分嘲弄,“备宵夜需要带着内务府的腰牌,绕到西华门来?还是说,李总管是想看看,这场宫变,最后是哪方赢了,好提前站队?”

这话像一把钝刀,慢慢割开李德全最后的镇定。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宫灯摔在地上,火苗在油里挣扎了几下便灭了,只剩下月光冷冷地洒在他颤抖的背上。“陛下饶命!沈大人饶命!老奴不敢!老奴只是、只是担心陛下安危……”

昭元帝闭了闭眼,疲惫地挥挥手:“罢了,起来吧。眼下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他看向沈醉,“收剑吧,回宫。”

沈醉却没动,剑尖依旧指着李德全:“陛下,蛇在暗处才最毒。这宫里的人,每一张笑脸后面,都可能藏着獠牙。”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德全腰间露出的一角玉佩,那玉佩是暖白色的羊脂玉,上面刻着一个“赵”字——正是方才被诛灭的外戚赵氏一族的族徽。

李德全顺着他的目光看到玉佩,脸“唰”地一下比死人还难看,手忙脚乱地想去扯,却被沈醉一脚踩住手腕。“啊——”他痛呼出声,冷汗瞬间浸透了官服。

“看来,李总管和赵家的交情,不浅啊。”沈醉的声音里听不出情绪,脚却缓缓加力,骨头摩擦的脆响在夜里格外清晰。

“沈爱卿!”昭元帝的声音沉了下来,“住手!”

沈醉抬眼看向皇帝,眼底的寒意让老皇帝莫名一窒。“陛下,养虎为患的道理,您比臣懂。”

“朕知道!”昭元帝提高了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狼狈,“但现在,朕需要有人引路回宫,需要有人处理善后!杀了他,谁来调动宫人?谁来稳定内务府?”他喘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留着他,比杀了他有用。”

沈醉盯着昭元帝看了片刻,那双深邃的眸子里仿佛藏着一片寒潭,映出老皇帝眼底的挣扎与算计。他缓缓收回剑,“碎影”入鞘的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口气——除了李德全。

“起来。”沈醉踢了踢李德全的肩膀,“带路。要是敢耍花样,我保证,你的死法,会比赵家那些人难看十倍。”

李德全连滚带爬地站起来,手腕已经肿得老高,他低着头,不敢看沈醉,也不敢看皇帝,只是哑着嗓子道:“是、是……老奴、老奴带路……”

一行人重新上路,气氛比刚才更加压抑。李德全走在最前面,背影佝偻得像个虾米,手里那盏熄灭的宫灯被他死死攥着,仿佛那是救命的稻草。昭元帝的脚步越来越沉,龙袍上的血腥味似乎更浓了,他时不时看向沈醉,这个年轻人的侧脸在月光下棱角分明,像是用寒冰雕琢而成,可偏偏是这副冷硬的模样,让他生出一丝莫名的安全感。

“沈爱卿,”昭元帝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你说,赵显他们……为什么要反?”赵显,是他的皇后兄长,也是这次宫变的主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