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你得再想想办法。光靠抄家不行,得有个长久的进项。商税要收,但得公平,不能杀鸡取卵。鼓励工匠多生产,鼓励商户做买卖。天机院那边,马老三得多琢磨,怎么造出更多、更好的兵甲,尤其是弓弩和火器!”
“第三,兵马要精。”第三根手指伸出,“万春兄,兵贵精不贵多!新兵要练,但更要抓紧练出一支能打硬仗、死心塌地的老营精锐!军纪要常抓不懈!降卒要分散打乱,加紧同化。骑兵、精锐步兵,要优先装备。”
“第四,水军是短板。”方腊神色凝重,“江南水网密布,没水军,咱们就是瘸腿走路!李彪、何老大,船和人,都得抓紧!想办法造船、买船、抢船!训练不能停!水上厮杀的本事,要尽快练出来!”
“第五,”他环视众人,“人才!咱们最缺的是能办事、会办事的人才! 打仗的、理财的、治民的、懂工匠的……都缺!光靠咱们几个老兄弟,累死也忙不过来。赵先生,招贤纳士的事儿,得立刻办起来!不管出身,只要有真本事,愿意跟咱们干的,大胆用!旧官吏里,有才干的、没太大恶行的,也可以试着用,但要看紧点!”
总结完毕,方腊深吸一口气:“睦州是咱们的窝,也是咱们的样版。这里的经验,好的歹的,都是血换来的。下一步,咱们不能总窝在睦州。等准备得差不多了,就得打出去!打哪里?怎么打?这些难题,都得在走出去之前,尽量找到解法至少是缓解的法子。”
“各位,”方腊站起身,目光灼灼,“咱们干的,是掉脑袋的买卖,也是开天辟地的事业。艰难险阻少不了,但路,是人走出来的!回去都好好想想,各自摊子上的难题,有啥解决的法子,下次再议!”
会议散了,每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但也更亮堂了。问题摆在了明面上,方向也更清晰了。睦州的经验,就在这七嘴八舌的总结和方腊的梳理中,慢慢沉淀下来,化作了天策府下一步扩张的宝贵财富和沉重基石。前面的路,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