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 第65章 军功授田令的颁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章 军功授田令的颁布(1 / 2)

帮源洞内的空气,仿佛被拉满的弓弦,绷得紧紧的。童贯大军的围困虽因前次夜袭而稍显颓势,但远未解除。每日的警戒、小规模的摩擦、以及日渐消耗的粮草,都像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将士们凭借对圣公方腊的信任和一次次胜利积累的士气支撑着,但一种对未来的茫然,尤其是对自身和家小前途的忧虑,如同潮湿的苔藓,在暗处悄然滋生。仗,打了一场又一场,可出路在哪里?将来会怎样?这些问题,像鬼魅般在疲惫的间隙缠绕着这些提着脑袋搏杀的汉子。

方腊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情绪。他深知,一支没有明确目标和未来希望的军队,士气再高昂也难以持久。尤其是在这封建时代,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安身立命、传之久远的根本。要想让这些大多出身贫苦、为求活路揭竿而起的将士死心塌地,光靠“替天行道”的空泛口号和暂时的胜利是不够的,必须给他们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

伤患营的革新初见成效,稳定了后方。接下来,必须给前线的将士注入一剂更强劲的强心针。方腊决定,将他构思已久的“军功授田”制度,正式提上日程,并公之于众。

这一日,并非什么特殊节庆,但帮源洞内最大的那片空地——平日用来操练、集会的“点兵场”,却被收拾得格外肃穆。场地中央,用粗大的原木临时搭起了一座丈许高的简易点将台。台上,一面崭新的“天策府”大纛(dào)旗迎风招展,赤红的底焰上,黑色的“炎武”二字如火焰般跃动。台下,天策府全体将士,除去必要的岗哨,悉数到场,按作战司、侦察司、后勤司等序列,排成整齐的方阵。盔明甲亮,刀枪如林,虽然许多铠甲兵刃上还带着战斗的痕迹,但每个人的腰杆都挺得笔直,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点将台上。

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氛在空气中弥漫。大家都预感到,有大事要宣布。

方腊在一众核心将领的簇拥下,登上了点将台。他今日未着沉重的甲胄,而是一身玄色劲装,外罩一件象征着他“圣公”身份的暗红色斗篷,显得英武而沉稳。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鸦雀无声的阵列,那目光深邃、锐利,又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力量。

他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沉默了片刻,让这种庄重的期待感酝酿到极致。整个点兵场,静得只能听到旗帜猎猎作响和远处山风的呜咽。

“天策府的将士们!”方腊的声音终于响起,不高亢,却异常清晰、沉稳,如同磐石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坎上,“兄弟们!”

简单的开场,却让所有士卒心头一热。“将士们”是身份,“兄弟们”是情分。

“自清溪洞起兵,至今已历大小数十战!”方腊的声音带着历史的厚重感,“我们为何而战?当初,或许是为了一口饭吃,为了一条活路!是为了不受那贪官污吏的盘剥,不受那豪强劣绅的欺凌!”

这话说到了无数人的心坎里,许多老兵的眼眶开始发红,想起了揭竿而起前的悲惨遭遇。

“我们跟着我方腊,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守住了这帮源洞,打退了童贯的多次进攻!”方腊的声音逐渐激昂,“我们流的血,我们付出的牺牲,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在这山洞里苟延残喘吗?”

“不是!”台下,有心急的士卒忍不住低吼出声。

“当然不是!”方腊斩钉截铁地回应,手臂猛地一挥,“我们要的,是打下一个清平世界!是让我们的父母妻儿,再也不受饥寒交迫之苦!是让这天下,变成一个人人有田种,有饭吃,有衣穿的世界!”

“但是!”他话锋一转,声音再次沉了下来,“空口许诺,画饼充饥,不是我方腊的作风!兄弟们把命交给我,我就必须给兄弟们一个实实在在的交代!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未来!”

全场寂静,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台上。

方腊从身旁赵普手中,接过一卷用明黄色绢帛书写、盖着“天策府大都督印”的文书。他双手将绢帛高高举起,朗声道:“今日,在此,我,方腊,以天策府大都督之名,正式颁布——《天策府军功授田令》!”

“军功授田”四个字,如同惊雷,在数千将士的脑海中炸响!

方腊展开绢帛,声音洪亮,一字一句,清晰地宣读:

“天策府军功授田令,第一条:凡我天策府将士,无论出身,无论入府先后,所立战功,皆记录在册,以功授田!”

“第二条:战功分三等!杀敌、先登、破阵、缴获、献策、负伤、乃至日常操练优异,皆有功可计!具体细则,由作战司、侦察司、后勤司会同核定,务求公允!”

“第三条:所授之田,为天策府未来所光复之无主荒地、抄没之贪官豪强田地!授田标准:最低等军功,授田五亩!积功可累加,最高功勋者,授田可达百亩,乃至更多!”

“第四条:所授田产,登记造册,颁发田契,受天策府律法保护,可传子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