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 第110章 府库的清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府库的清点(1 / 3)

仗打完了,城也占了,安民告示也贴出去了,戒严令也实行了。睦州城表面上,算是被天策府用刀把子强行按进了新的秩序里。可对于方腊集团的核心层来说,这心里头,其实还悬着一块大石头,七上八下的,没落到实处。

为啥?俗话说得好,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可他们现在,对自己到底“有”多少粮,心里完全没底!这就像您好不容易抢了个大宅院,把原主人打跑了,可您连这宅子里有几间房、米缸里还有多少米、地窖里藏着多少金银都不知道,这觉能睡得踏实吗?指不定哪天米缸就见底了,一大家子人就得饿肚子!

所以,在方腊看来,安民告示和戒严令是“定人心”的当务之急,而接下来这件活儿,就是“定己心”的重中之重,甚至比追剿几个残敌还要紧!那就是——清点府库!把睦州这座州府之城的家底,彻彻底底、明明白白地摸清楚!

这活儿,专业性极强,繁琐得要命,还一点马虎眼都不能打。交给谁最合适?庞万春?不行,老庞打仗是一把好手,你让他去数铜钱、称粮食,他能把算盘珠子摔你脸上。方百花?也不行,百花将军得带兵维持治安,震慑宵小。邵仙英?内政后勤是一把好手,但涉及州府级别的钱粮账目、军械户籍,规模太大,她也得抓瞎。

所有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都落在了那个平日里话不多,总是眯着眼睛、揣着算盘,没事就爱在纸上写写画画的中年文士——赵普身上。

赵普也没推辞。他知道,这是自己在新主子面前展现价值、奠定地位的关键时刻。他手下没兵,舞不动刀枪,但要是连这“数家底”的活儿都干不利索,那他赵普在这天策府里,也就真没啥立足之地了。

“圣公放心,属下即刻带人前往府库,定将睦州钱粮、军械、户籍,盘点得一清二楚,分毫不差!” 赵普领了命,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但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子较劲的狠光。

他也没单干,立刻从投诚过来的旧吏员中,挑了几个看起来还算老实、业务熟练的老会计(钱谷师爷)、老库管(仓大使),又从军中抽调了一队识数、手脚干净、性子沉稳的老兵作为护卫和劳力。一行人,浩浩荡荡又悄无声息地开赴了位于州府衙门后身的睦州府库重地。

府库这地方,平日里就是重兵把守,闲人免进。打仗的时候,更是双方争夺和破坏的重点目标。幸好,知州郑有功“识时务”,投降得够快,也没听王仁那套“必要时焚毁库藏”的屁话,再加上天策府破城速度够快,这府库大院,算是基本完好无损地落到了手里。

赵普带人到了库区大院门口,只见大门紧闭,外面守着两队天策府的士兵,刀出鞘,箭上弦,如临大敌。带队的校尉见赵普来了,连忙行礼:“赵司长(方腊暂授赵普后勤司长之职),按照您的吩咐,库区已全面封锁,许进不许出!里面原班的库丁、账房,都集中看管在耳房里了。”

“很好。”赵普点点头,掏出钥匙——这是从郑有功那里“接收”过来的,亲手打开了大门上那沉重的大铜锁。

“吱呀——”一声,厚重的包铁木门被推开,一股混合着陈米味、尘土味、铜锈味和淡淡霉味的复杂气息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库房,一眼望不到头。粮仓、银库、武库、帛库、盐库、料草场、档案房……规模之大,远超赵普之前在帮源洞经营的那小打小闹。

饶是赵普心里有准备,也被这阵势微微震了一下。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沉声道:“所有人,按事先分好的组,各司其职!账房组,负责核对账簿、登记造册;清点组,负责入库实物清点;护卫组,负责警戒监督,严禁烟火,严禁私藏夹带!发现任何问题,即刻报我!开始!”

一声令下,整个府库大院就像一台突然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开始紧张而有序地运转起来。

第一块硬骨头,是粮仓。

睦州作为州府,设有常平仓、义仓等好几座大粮仓。赵普首先带人扑向最大的常平仓。打开仓门,里面是堆积如山的粮囤。他让人随机挑了几个粮囤,用长长的探粮钎插进去,取出底层的谷样品尝、查看。

“司长,这仓谷子,看色泽闻味道,还算干燥,应是去年秋粮,保存尚可。”一个老库管仔细查验后汇报。

“嗯,”赵普面无表情,“下一仓!”

一连查了几个仓,情况都还不错。但等到打开号称“备急”的义仓时,问题来了。探粮钎插进去,带出来的谷粒明显潮湿,甚至有些板结,还夹杂着不少霉变的颗粒和鼠粪。

“混账!”赵普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义仓粮乃救急救命之用,竟糜烂至此!查!给老子查清楚,是仓廪漏雨,还是管吏渎职,甚或是有人倒卖了好粮,用霉粮充数!”

负责清点的吏员吓得脸都白了,赶紧记录在案。赵普心里明镜似的,这八成是管仓小吏和上面官员勾结,搞的“鼠雀耗”或者“陈换新”的把戏,中饱私囊,结果坑了公家。这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