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宛如最初的模样。
片刻间,少年亲口念出了他记的最后一封信。
“欢年亲启,
不知不觉已经是最后一封信了,可我总觉得不太够。
澄心堂纸不太够,传信的速度不太够,我们相识的时间不太够。
我此一生,最后悔的事便是去少了京中的宴会,未能早点认识那传闻中温柔典雅的慕家大姑娘。
我不信神佛,却曾在佛前燃过三炷香,只为许心上神女垂怜一眼。
只奢求一眼。
现下战事依然好转,待我凯旋挣得无上军功,安能在金銮殿上,换得神女一生垂青注目,一世相伴不弃?
望我归后,神女能予我答案。
愿吾之神女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岁岁年年。”
片刻间,幻境消散,唯留腿上的那一张铺开的书信。
良久,她让小遥取来妆奁。
在妆奁最底下压着的,是一封十几年未曾开启的书信。
望着信封上的那几字“邹年亲启”,过往记忆不由得一闪而过。
曾有几何,那送信的信使还赞誉过她慕家子女之间亲情深厚,邹年即使在翰林院忙于公事
,还时常与亲人互通家书。
可很久,再也没有邹年的家书传来了。
慕欢年将那最后一封信拆开来,给它换了个信封。
信封上有着四个字“遇安亲启”。
“小遥,我死后,便把这封信烧给他们裴家的衣冠冢吧。”
许久,小遥都未曾说话。
余光仿佛飘见这个老家伙又在暗自抹泪,可她却无力气开口安慰了。
今夜是中秋佳节,月色皎洁,宛若轻纱倾泻。
这景色真好看呀。
不知那酒酿圆子归来时,是否亦会有如此的夜色。
恍惚之中,她似是又见到了那名少年。
他在这极美的夜色下,带着最动人的情话。
耳根依旧是那般通红。
她随后终于递出了覆于自己答复的,那最后一张澄心堂纸。
“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