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烟云寒> 诸法因缘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诸法因缘生(3 / 4)

门先辈才能作为、才敢作为,自己坚持了那么久的事……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渡人之能与渡人之愿——心念是因何而动,难道果真在这岁月消磨之中,归复枉然了么?

耳边似又响起了一墙之隔的儿童喧闹,眼前似又看见了空着大半的学字大纸。

年轻人笑了。三两声久违的清脆,伴着豆大的泪滴。

“……是故,如果不值得,那便去改、去追,总之是更近一步的;如果值得,那么,即便再艰难再单薄,也不会枉然的……”

老僧不知有意还是无心的一句,正好落在了年轻人自惭追悔的心坎上。

“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年轻人终于直起身来,眸中氤氲着浓重的水雾,声音虽然发颤,但却一扫先前颓唐,“我都忘了,我竟忘了……最紧要的,不是手段,从来都不是手段……”

年轻人紧紧搂着怀中旧琴,一股许久未见的蓬勃朝气,在这偏僻荒村,终是重新燃起。

“因缘所致,功德自成。阿弥陀佛,莫急、莫急啊……”

待年轻人回过神来,老僧已经不知何处去了,只在他面前,留了一盏尚温热的清茶。

“啪!”

长夜寂寂,一声断响惊飞几丛鸟雀。

四周重归寂静之后,年轻人将摔成两截的琴身抱回,从其中一截里摸着一个暗格,费了好一番功夫,才终于撬开。见从暗格里滚出两个卷轴来,年轻人便放下断琴,取来卷轴细看:其中一卷,内中画着十数张细密阵图与二三十招拳法;而另一卷开篇便见三个大字——“行兵论”。

年轻人猛地一哆嗦,反应过来之后,不禁倒吸凉气,久久不能平静。

原来二十年前,天下间传言甚嚣尘上的所谓“武穆遗书”——岳王兵法手札、行军阵图和岳家拳拳谱总纲——竟被藏在自己这把荒芜多年的旧琴里!

岳王爷父子蒙难后,全天下都在怀疑,岳王爷必定已在事先、将有关岳家军的毕生心血,安顿给了最为稳妥之人。最初那几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岳王爷最信得过的人莫过于云相国。要不是这个人选实在太顺理成章、反倒难信,而且云相国本人又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更兼没过几年云家也遭逢大难,恐怕这个揣测还要更盛些。

也对。哪怕只是跟当日地宫之中作为诱饵的散落财宝相比,这么把不起眼的旧琴,恐怕除了自己这个主人,谁也不会对它感兴趣。

年轻人按下书卷,戚戚然地看了一眼崩裂开来的断琴。若非自己气力实在不济,原本轻而易举的机关暗格,他也不至于非得毁琴才打得开。可供念想的旧日物件,本就寥寥无几,这下倒又毁去一件;更兼这里面所藏的东西,以自己眼下的状态,别说发扬光大,就连妥善保存,都是个难题……

然而,既是故人所托,今日也算重见天日。虽尚不知前途何着,年轻人略一思忖,还是将手上卷轴缓缓展开、细细通读起来。头一卷上的数十张阵图,约莫是取材于自太宗时传下的《平戎万能全阵图》与仁宗时编纂的《武经总要》,添了不少岳家军操习演练时所做的修整与总结,增强了因时因地的实用性与更多阵型进退的变化。后半部分的岳家拳拳谱,似乎比一般军旅传习、用以士兵强身健体的把式更详细艰深些,还包含了不少培元养气的诀窍,更胜创招时深思精进。大概是岳王爷将此拳应用于岳家军多年之后,又重新修整、完善所成了这么一稿。

而在第二卷上,全篇尽皆是岳王爷多年带兵心得与兵法谋略的总结与详述,内中不仅是战阵、编制、兵力兵势这些用兵术法,更融合了许多养兵之道:比如如何维持部队士气、锐气与静气,如何调整部队在战时与闲时的状态,如何协调不同部将与不同编制士卒的关系,如何权衡兵事在朝在野的权重,等等。不算长篇累牍,然则处处周密,非数十年心血沉积,万难得此一卷。

年轻人读完最末一篇总论,不禁长叹,后又忧虑起来:如此旷世兵书,若是不得传承沿用,想来实在辜负前人心血;可是若要传习沿用,又必得寻找一个智勇双全、且足够稳妥的人选。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且不说朝中波诡云谲、忠奸难辨;就算真得用兵长材,也必得深知前人扼腕之祸,切不可旧事重演,到时候更会害苦了这些好东西、乃至整个大宋的兵势……

残破之躯,窝在这人烟凋零的地方,这些东西连带也带不出去,更别说什么托付了。

想到此处,年轻人不禁喟叹,手上这两卷宝贝,倒是被不中用的自己给拖累了。

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是达成了故人当年殷勤寄托呢?

这么想着,神思飘远,手上不觉一松,卷轴顺着便滚落下去。

年轻人立刻惊回神来,赶忙俯身去捡,又好生擦拭翻看,生怕轻慢了托付之物。冷不防在这翻看之间,忽而注意到兵法一卷的总论之后,尚有半篇不同的字迹。

只一瞥,他便愣住了——这一笔潇洒恣意的行书,却与自己平日惯用的、如出一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