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 章(1 / 2)

时值盛夏,暑意难消,半边城李家药铺旁,竖着一块义诊的牌匾。

“李姑娘,这是要经营李大夫的药铺啊?”有人接过王大婶手中的竹筒,顺嘴问道。

“那可不!小李大夫的瞧病的水平可不比李大夫低。”前来帮忙的王大婶一边与人闲话,一边手脚麻利的给前来义诊的人发消暑的茶水,还顺势用手帕揩拭被汗水沾湿的鬓角。

人群熙熙攘攘的聚集在李家药铺前,众人见是女子行医问诊,不禁面露质疑,有些嘴碎的还跟同行的人窃窃私语:“这怎么是两个女子坐诊啊?”

“就是,这哪里有女子行医问诊的惯例,不好好在家相夫教子,这样抛头露面也不知父母如何教养的。”这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不由附和,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

几个穿着圆领宽袖长袍的酸儒路瞧见这一幕,神色愤然,碍于读书人的脸面只念叨了句:伤风败俗,便大手一挥,朝药铺对面的醉云楼走去。

李吉玟默默地收拾坐诊需用的笔墨纸砚,还与一同坐诊的林姑娘闲话了几句,好似不曾听到众人对她俩地议论般。

林姑娘是前些日子与李吉玟相识的,二人同为女子又同时大夫,她早些年走南闯北,这些话不知听了多少遍,每次觉得心被针扎疼,这疼痛不深但却给人精气神带来长久般的折磨,这世间终究对女子太过苛刻。

李吉玟见状连忙安慰了几句,见人群中有一两鬓有些斑白的妇人,她虽面露犹豫,却还是大着胆子上前。

“小李大夫,你帮我看看,我这几天老是头疼。”刘婆子眼见这头疼得厉害,太阳也愈发大了晒的人面红耳赤,何况,义诊不用花费银钱,开了药方抓不抓药全由自己。

李吉玟先是观察刘婆子的面相,仔细询问病发症状,再拿过一旁的素白瓷脉枕,放在刘婆子的手腕下,抬手诊脉,缓缓说道:“你这是风热感冒,可需开些方子?”

李吉玟结合刘婆子所述的症状和把脉的结果,一边对刘婆子说着她的病症,一边拿起手边的毛笔,在医案上写下病症。

刘婆子眉心蹙成一团,神色质疑,朝她摆了摆手推拒道:“风热感冒,我怎么会头疼?以前我得这病,都是喉咙肿痛,发烧,怎么会头疼?”

李吉玟见状不慌不忙地解释道:“风热感冒对应的病症有很多种,病症的轻重与人的身体健康程度相关,还和是否及时用药有关,老人家你这病症已经好几天了吧。”

刘婆子面对李吉玟的解释信了大半,她已年过五十,前几年还能日日舂米、推磨,今年开始愈发力不从心,将这些活都交给了儿媳,往年青黑的两鬓也在这几年生出华发。

而这病症也是五天前开始的,刚开始还只是咳嗽不止,儿子儿媳都劝她看大夫,可她舍不得银钱,找了些偏方熬水喝,未曾料到,今早醒来却头疼欲裂,她这才赶忙带上银钱寻大夫,来这义诊也是想省几个问诊的银钱。

“不如我给您开个药方,抓不抓药也由您决定,您也可到其他药铺问诊抓药,看看大夫是如何与您说的,你瞧这样如何?”李吉玟看出了刘婆子的顾虑,古代能有几个女子行医问诊,打破惯例就要接受质疑,她很清楚这一点。

即使在男女平等的现代,坐诊的医生因为年纪被质疑也是屡见不鲜,何况这个架空的朝代呢?

还未等刘婆子做出决定,一身穿白色对襟式衫子配桃红色高腰襦裙的年轻女郎,缓步走到排队问诊的人群中间,轻撇了眼不远处坐着写医案的李吉玟,轻蔑的说道:“这世间啊,也愈发稀奇,不想竟有女子抛投露面,行医问诊。

更奇怪的是,你们这些人偏偏放着前街好好的明仁堂不去,偏要顶着烈日来这儿寻医问药,别病没瞧好,又中了暑气,那可真是得不偿失啊!”

面对陈娘子的讥讽,众人也不由生气来,有人性急地想要证明自己不是陈娘子口中的傻子,便按捺不住地说道:“就是,我看这女郎就是不守妇道,小小年纪不在家洗衣做饭,跑来行医问诊,真是世风日下!世风日下啊!”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众人的附和,谁也不想承认自己是陈娘子口中的傻子,甚至开始对李吉玟指指点点,说着闲话,嘴里的话也愈发不堪。

王婶子见李吉玟神色淡然,不慌不忙地写着药方,心里有些着急:小李大夫的性子也太软和了,这怎么撑得下这间药铺,她可不能让人欺负了她去。

“哟!这不是陈娘子吗?论着抛头露面谁能比的过您啊?那条律法说了我们女子不能抛头露面,不能行医问诊。

何况以前李家药铺的李大夫救治了不知多少人,小李大夫是她的独女,从小随父习医,这医术自是不差的,我们这些街坊四邻谁不知晓?”

王大婶这话说得理直气壮,一年前李大夫病重卧床不便问诊后,药铺就被关掉了,但街坊四邻平时有个头疼脑热求上去,都是小李大夫代父问诊,然后再将开好的药方拿与李大夫审验。

她不止一次从透过虚掩的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