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十位帝王选择出家,恐怕并非全是出于虔诚之心那么简单。一两位或许是真有佛性,但如此高密度……这其中怕是隐含着莫大的政治玄机啊!”
“朕也是这般想的。”
李世民眼神锐利:“要么是大理段氏皇室长期受权臣胁迫操纵,傀儡皇帝在无法掌控朝政、甚至身家性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出家为僧可能是最体面、也最安全的退路。要么……大理根本就是以佛教立国的国度?僧权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
“朕记得天竺似乎有此情形……”
身为顶尖的政治家,李世民一眼就看到了繁华表象下的权力博弈痕迹。
东魏邺城,金墉城内,年仅十五的孝静帝元善见看着天幕上大理皇帝出家为僧的安然画面,眼睛瞬间亮了!
仿佛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他猛地低头,看向大殿群成首位,这个名义上的臣子、实际上的主宰一一权臣高澄。
“丞相,你……你也看到了吧?大理国的皇帝们,卸下帝位后还能出家清修,颐养天年……我……朕……我觉得此法甚妙!我……也想向佛祖祈求清净,愿意效仿大理先帝,退位出家!”
“这江山社稷就全权托付给丞相您了!只求一隅清净之地修行!”
“哦?陛下想出家当和尚?”
高澄正拿着两个核桃漫不经心地把玩着,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讥讽至极的冷笑:“陛下年纪轻轻,当思励精图治,光复魏室,怎么突然起了这等荒诞不经的念头?”
“大理那种化外之地,蛮王之命,岂能与我大魏天子相提并论?陛下,臣劝您还是不要有这种想法的好。”
他最后几个字说得轻飘飘,却带着刺骨的寒意。
元善见吓得脸色惨白,袖袍的拳头紧握,却也无可奈何。谁让他是傀儡皇帝呢,生死都掌握不到自己手中,他真想学元子攸,一刀干掉高澄啊!
“看来大家对大理皇帝们的皇帝再就业很感兴起.……”
教室之中,学生们轻松愉快的讨论,让林啸笑了笑,顺势抛出了下一个互动话题:“那么问题来了,除了我们大理国的这十位皇帝出家当和尚,同学们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皇帝,最终是选择出家当了和尚的呢?”
“不限中外,大家放开思路,答错了也没关系!”
课堂气氛立刻又活跃起来,一些学生们则开动脑筋。
赵麦可第一个高高举手,抢答道:“老师老师!我知道!那个梁武帝萧衍!南朝的那个菩萨皇帝!他不是出家好几次吗?还让大臣拿钱赎他回去!”
“我去,没毛病!”
“靠,被赵麦可抢先了,我才想到!”
这个答案一出,一些学生懊悔不已。
南梁萧衍在天幕中正为自己找到了知己而感动,听到自己名字被一个毛头小子如此大嗓门地点出来当成出家案例,脸色顿时变得有些精彩,捻佛珠的手都僵住了。
“老师,我补充个例子,顺治皇帝,他民间传说里就说他在董鄂妃去世后万念俱灰,去五台山出家了。虽然正史记载是病逝,但顺治出家的说法流传非常广,这应该也算吧。”
宋泊伦紧随其后站起来,也补充了个例子。
“我去,顺治啊,我怎么没想到!”
其他学生顿时也懊悔不已。
“朕会出家?董鄂妃去世?”
顺治帝诧异无比的看着天幕,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自己未来的命运。
“老师,我这里还有一位特殊的人物一一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应该也算出过家吧。”学霸李毅则是另辟蹊径,补充了一个生拉硬套的例子。
“对对对!武则天也算!”
“还有呢还有呢?”
林啸还没有回答,有人受到启发,大喊道:“建文帝!朱允坟!他不是在靖难之役后失踪了吗?好多传说都说他没死,是扮成和尚逃走了!最后在深山老庙里当了主持!”
“哈哈哈,对对对,和尚皇帝朱允坟!”
“这个悬案也算吧老师?”
学生们起哄道。
洪武朝,朱元璋正为朱祁镇的事肝火大动,突然听未来的建文大帝朱允坟当了和尚,当即也有些异样。不过,在朱祁镇这种极品珠玉在前,朱允效当和尚,显然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他的情绪都稳定了不少。
“很好!同学们的思路很开阔啊!梁武帝萧衍、传说中顺治帝福临、还有出过家的女皇武则天,以及谜团重重的建文帝朱允姣……这些例子都很有代表性!”
课堂上,对于同学们的踊跃回答,林啸给与了赞扬,随后稍微扩展介绍了一下:“这些出家的原因,对于大理十帝的出家,性质又有所不同,其实……大理国的出家,完全是……他们皇帝当得太没意思了。”“愿……”
“什么情况?”
“皇帝能当得没有意思吗?”
这个观点一出,就让班级的同学和天幕下的各朝皇帝又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