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不仅仅是读书(2 / 4)

用都是问题,可以报名参加学院的助生项目。

上课读书的,空闲的时间帮忙种种田,建学校,这些都可以挣钱,挣得多少,看干活的多少。

啊,那些人听着免束惰虽然松一口气,可是想到吃用也不少,这想长长久久的供人读书下去,不是件容易的事。再一听学校还有助生项目,简直太好了。报名报名,必须要报名。

眼瞅着几乎报名入学的人都报上助生项目,拿着名单的众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虽说吃不饱谈不上学习的事。可除了学习外一门心思都是干活挣钱,书能够读得进去?"有问题须得提出问题,刘蛭在一页页的翻着报名的名单,其中的先生提出质疑。

“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听到质疑之声,刘蛭很镇定的接过话,声音在无意识的安抚着他们,让他们有些焦急的心不禁安静下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外面的这些人,他们单纯得如同这一张白纸。他们的父母不曾告诉过他们,他们应该怎么去学习,应该怎么去取舍。因为他们的父母也不懂。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最需要考虑的是活下去。活着,是他们牢记在心的内容。这也是他们都选择报名参加助生计划的原因。“刘蛭抬起头,迎向屋里的一众人,有男有女。包括姬夫人在内,听清刘侄的话,都望向刘侄。一个大汉公主,生在最繁华的宫殿之内,锦衣玉食的长大,怎么样也不应该懂这些苦。

姬夫人打量刘侄,对刘侄处处以民为重,欣慰之余也是不明白的。“我舅舅告诉我,他年幼时吃不饱穿不暖是常事,那个时候满脑子就只有一个念头,怎么样才能吃饱穿暖。"刘蛭似是知道他们的疑惑,提起卫青。啊,对,长平侯呢。

奴隶出身的卫青,和卫子夫是同母异父的姐弟。当年卫青的母亲和平阳县吏郑季私通,生下卫青。因生活艰苦,卫青的母亲将卫青送往郑季家中,然卫青郑季和兄弟都不容于卫青,卫青在郑家受尽打骂,不为郑家所容,卫青一怒之下自郑家而出,只身往平阳侯府去,得平阳长公主收留,从此冒姓卫,和郑家再无半分关系。年幼时的卫青受过的苦,不比眼前的人少,他能和刘侄说起这些苦,刘晖懂得,更牢记在心上,于今日提醒在场的这些人,也是希望眼前的这些将来成为他人先生的人们,能够明白,无人引进门的人不是不想学,而是他们不知从何下手。

“所以,我们不仅要教他们读书识字,也要教他们分配自己的时间,同时也教着他们取舍,为人处事。这就是百川书院建立的意义。让这些寻常的孩子,至少在将来可以早早的教他们的孩子读书识字,取舍,为人之道。“刘蛭迎向众人,把话补齐。

一众人都点点头,有些明白为何刘侄刚开始告诉他们,一定从最简单的开始教起。

百川学院的这些学生,他们从未碰过书本。他们也从未真正的学过规矩。

一切,作为先生的他们须得从头开始的教着眼前的学生们。“万事开头难,诸位,只要摸索出来后,诸事也就不会那么难了。咱们都和那些学生一样,都是第一回。有对有错,错了咱们改正。但,他们的未来在名位的手中。"刘侄站了起来,郑重的朝他们作一揖,面容肃穆的道:“大汉的未来也在你们的手里。”

这样的郑重,也将大汉的未来一并交到他们的手中,让人不得不正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他们都想成为那样的一个人!学校招生后,开始准备上课的事。要忙活的事太多,刘蛭干脆直接住在百川书院。

刘彻小半个月见不着人,连霍去病都一道见不着,思及百川书院不管是刚开始圈地,亦或者建起他都从未去见过,不免意动。这书院都开始上课了,而且世家贵族传的那些话,吓人是有些吓人的。好像对百川书院的影响不大。

听说报名的人不少,有两百多号人。

两百多号的人,最小的七八岁,最大的十五六岁。跨度有些大。

闻底下的人回来报,刘蛭不以为然呢。

办学校的事,一个太学为例而已,可那样一个太学针对的学生也不一样。哪有像刘侄百川书院招的这些学生,大字都不识得几个的。也就说,针对这些学生,字得一个个的教,剩下的,各种各样的礼节也得教。

听说学院里也乱得很。不知从何下手,也正因如此,刘侄才干脆的住到学院里,为了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半个月,也差不多了。

刘彻把卫青叫上道:“走,去百川书院看看。”刘侄的书院都开始招生完毕准备上课,倒是早早应该准备的书楼到现在没有动静,卫青以为刘侄应该会最想让书楼开门的,结果却是书院先办起来了。因而刘彻要去百川书院,卫青作陪,自无不应的。这一路纵马出城,等到了前往百川书院的路,大路通行,都快赶上驰道那么宽敞了。

而且这周围……

卫青是来过这一片的,一眼看出其中的变化,再无从前的荒芜。惊喜的睁大眼睛,也注意到周围的一片好像有人在开荒?“听说百川书院把这一片都包了下来,准备种果树,还说要在这儿养些鸡鸭。“刘彻纵马而行,瞧着周围都不一样了,不免好奇伫立,往来的行人,正在翻地的人聊起。

“何止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