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37章
徐文璧带着狮子头与干菇杂蔬饭回到家,径直去寻自己卧病在床的父亲。2定国公徐延德躺在那里哼哼唧唧,对徐文璧这个儿子很不满,因为他病得不合时宜,都没趁着新皇登基给家里多要些好处。<2而自己这个儿子又是个闷葫芦,行事处处谨慎小心,一点都不为家里打算。他们徐家世代为大明兢兢业业干了两百多年活,他们这一支的先祖当初还为靖难之役牺牲了性命,多要些田地怎么了?<10不过是跟朝廷讨些闲田种罢了,那些个御史非要跑来参他一本,非说他们与民争地、贪得无厌,呸!
徐文璧心中无奈,他们定国公府本就已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明里暗里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们。2
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要那么多身外之物有何用?眼下他们拥有的已经是子子孙孙好几代人都享用不完的财富,没必要再贪求更多了。
徐延德听着儿子好言好语的劝说,那是越听越气,骂骂咧咧地说道:“我看你就是读书读傻了,当初就不该听你娘的话给你请什么酸儒当先生,教出你这么个榆木脑袋!”
徐文璧不好再继续这个话题,便问徐延德要不要尝尝他路上捎回来的吃食。徐延德最恼他这面团似的脾气,只觉他一点都不像自己,继续骂道:“不吃,气都气饱了,哪还有心情吃?”
徐文璧还是不恼,径自坐到桌边打开食盒,还叫人取来碗筷准备尝尝顾闲的手艺。
东西在食盒里还闻不见什么味道,食盒盖子一打开,被关在里头的浓郁香味就飘了出来。
徐延德十六岁袭了国公之位,过了大半辈子养尊处优的生活,衣食住行那都是精益求精的。
他鼻子动了动,原本已经气得背过身去了,不由又转了回来:“什么吃的这么香?″
徐文璧慢悠悠地回道:"您吃不下的东西。"7徐延德气结。
个不孝子!
徐文璧本来只是想气气亲爹,闻着这味道又改了主意。他看了眼顾闲给他盛的两个狮子头,心里开始盘算起来:爹正生着病,哪怕有胃口吃,那也不能一口气吃两个。自己作为儿子应该分担掉一个!<3拿定了主意,徐文璧便当真在仆从送来碗筷后给自己盛了一碗干菇杂蔬饭,再分走一颗狮子头。
从城东走到城西费了点时间,狮子头没有刚出锅时热乎了,早知道徐延德不吃,他便直接在法华寺吃掉算了。
徐文璧全然忘了徐延德刚才还问他吃什么,仪态优雅地解决掉自己那颗狮子头,还有些意犹未尽地看着剩下那颗。
徐延德急了:“你不是带回来给我吃的吗?”徐文璧叹着气回了一句:“您不是说不吃吗?”若非正卧病在床,徐延德真的要跳起来打他了。<1你那遗憾的语气是怎么回事?
不孝子,不孝子!!!
徐文璧到底还是没昧掉亲爹那份狮子头,让人给徐延德也尝尝这份难得的美味。
自从生病,徐延德吃什么都不得劲,每天躺在床上骂这个骂那个。这会儿几口鲜嫩的狮子头下肚,他因为病痛产生的坏心情竟是散了大半,忍不住问徐文璧:“这狮子头哪家厨子做的?你快去出双倍的钱把他请回来,每天给我们做好吃的。”
徐文璧摇着头说:“请不动。”
徐延德道:“哪有请不动的道理?在京师谁敢不给我们定国公府面子?”徐文璧道:“我让人去打听了,他是张阁老家的妻弟,因着张阁老这几天得跟着陛下斋戒才去法华寺暂住几天。”
徐延德愣了愣,想了好一会才想明白其中因由。有这么个做饭香得要命的妻弟在家中,别说张居正能不能忍住不破戒了,便是他忍住了旁人也不相信啊!
人家是阁臣家的亲戚,定国公府确实请不动。这些文臣最是讲究"不畏权贵",明明自己贪赃枉法的事情也没少干,就是爱逮着他们咬,谁叫他们生来就占了个“贵"字!<2既然人是请不动了,徐延德便说道:“你这段时间多去几趟,给我买些吃的回来。”
斋戒什么的,他们这些武勋之家才不需要遵守,让那些嗜名如命的文官自己吃斋去。
徐文璧道:“人家又不是开店的,怎么好天天去。”徐延德才不管那么多,只说让徐文璧自己看着办,要是他吃不上好吃的就是他这个当儿子的不孝顺。<5
徐文璧拿自己亲爹没有办法,只得应承下来,保证自己会尽可能多带几次吃食的回家。
徐延德的病已经请过好几拨人来看,无论是太医院的人还是民间名医都束手无策,大多隐晦地跟他们说接下来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1在生死面前,权势地位、荣华富贵都毫无意义,该治不了的还是治不了。面对自己亲爹的这么点愿望,徐文璧还是会尽可能地去实现的。徐文璧还只是起了个头,到了下午申时行与王锡爵结伴而来,说是听说顾闲“搬家"了,过来瞧瞧他缺不缺什么。
申时行两人还很贴心地给顾闲带了几套科举模拟题集,说是他们看过了,觉得这几套很不错。
顾闲:?
想来玩直接来就是了,怎么还这么客气?
下次千万不要带了。
王世贞拿过去翻了翻,也笑道:“确实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