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豪商> 【捉虫】一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捉虫】一更(1 / 2)

第89章【捉虫】一更

徐掌柜家经多次扩张后的织坊现有织机六十五架,专门根据明月的要求织造各样湖丝,“霞染”所用胚布不过平纹寻常织法,熟练工三两日可得一匹,而“流霞”所用细纱更繁琐些,需得四五日方可得一匹,每月可得纱四百三十五匹上下。明月对“流霞"纱的产量不太满意。

如今直接与她本人联络的豪客便有五七人,薛掌柜那边更不必说,还有京城的锦鸿看过后也表达了想要的意思,再加上固县、吴状师……明月甚至还想联系下扬州的庞管事。

纱的旺季就那么三两个月,错过今年,谁知道明年客人们是怎样口味?“根据之前收上来的丝量,"明月飞快地估算一回,“换成纱差不多能做一千匹,怎么折半了?”

“纱不好做啊,非积年经验的熟练织工不可得,那样的人大多被官办作坊拉走了,一时间却去那里寻?“熬了几个大夜的徐掌柜双眼满是血丝,嗓子也有些哑,“霞染用的胚布简单些,月产千匹完全没有问题。”明月也没料到“扩张”一事说来简单,真操作起来却有这许多琐碎问题,任何一处跟不上都会拖垮全局。

“还有一件事,“徐掌柜的脸色不大好,“今年湖州一带雨水偏少,好些桑树都不怎么挂叶子…”

本地桑叶产量锐减,好多散户蚕农做不下去,坚持做的也只能高价购买外地桑叶。桑叶买卖论“个”每个二十斤,价格从十文到一贯不等,根据天气、产量、早晚浮动很大。【注1】

而蚕的食量很大,以一筐为例,火前吃叶一个,火后吃叶一个,大眠后吃叶六个,前后加起来少说共一百六十斤。【注2】照今年湖洲一带的桑叶买卖市价来看,每养一筐蚕就要比往年多花二两乃至数十两不止!

许多蚕农根本支付不起,只能狠心放弃。

“少了多少?”

“两三成吧。"徐掌柜想了想,报了个比较保守的数字。种地就是这样,不管种什么,都是靠天吃饭,老天爷心情好了,一年到头风调雨顺,就多赏几碗饭吃;可什么时候老天爷不高兴了,旱涝冰雹,说来就来,一年心血一日尽毁也非罕事。

所以前些年哪怕再难,她和自家男人都没想过去种地。买卖再不好做,最多少赚点,可若去老天爷手底下讨饭吃,是真的有可能颗粒无收、入不敷出。两三成,明月的心心跟着沉了下去,那么实际情况很可能更糟糕。产量减少,各大织坊的需求却不会减少,如此一来,湖丝势必要涨价。而自己做的是纱,在没有名人助阵的情况下,三十八两的售价已然一骑绝尘,再涨而且这种情况带来的坏影响不仅限眼前。

湖丝产量减少,秋冬时节的霞染量也很难跟上。“尽量多收一点吧,"明月重重地吐了口气,“多找找那些散户,这回若找到好的,就同他们签个文书,以后每年都要。”“每年都要?"徐掌柜有些惊讶,“今年减产、价高,来年势必有生人蜂拥而至,只要天气好,产量定会激增。”

之前她就找过不少散户,可后来与几个大型桑园、蚕农和织坊稳定合作后,就将品质参差不齐的散户砍了。

这种做法很常见,比较方便丝绸商人根据需求调整,不至于压货。“对,每年都要,"明月点头,“天气的事谁也说不准,湖丝多了织不完,我们可以倒手卖给其他人,还能顺手赚一笔,但若是同今年这样不够用就麻烦了。徐掌柜道:“说的也是。”

湖丝是稀罕物,纵然多了也绝不会卖不出去,只是又添一步,稍稍繁琐些罢了。

“对了,“明月走了几步,又转过头来叮嘱,“虽说多收散户,也要宁缺毋滥,那些手艺差的,习惯以次充好的,或是有其他别的什么劣迹的,统统不要。徐掌柜笑道:“这个我自然明白。”

明月也跟着笑了,“来回注意安全,同样的亏不要吃第二次。”说起此事,徐掌柜眼中亦划过一抹狠戾,“放心吧,鸡都杀了,猴子们自然乖觉。”

之前有人趁着大雨天在她收丝的必经之路上挖坑,险些折了她的腿,她可不吃这个哑巴亏,私底下花银子把人找出来,直接打断一条腿扔到大街上。从那之后,路上再也没了那些杂七杂八的腌赞事。才回到明园,先有丫头递上来一碗鲜牛乳,笑道:“这是方才莲笙姐姐送来的,说是染坊那边来的,还没凉呢。”

染坊扩建后,明月又授意高大娘招了一个伙房搭子,她本人则在烹饪之余,将无处释放的磅礴精力挥洒在山的另一边:高大娘以一己之力经营起一片小农场。

高大娘先找七娘批了款子,买了好些鸡苗、鸭苗、鹅苗,还买了几头产奶期的奶牛和羊羔,又叫梁鱼等人帮着翻了几块地,亲自种下许多瓜菜,一个人批老本行干得如火如荼,如痴如醉。

山上就有泉水,那些东西经过她的手调理之后简直见风就涨,短短几十天拔高老些,牲畜、家禽也上了膘,再这么下去,只怕来年就不用去外头采买了。明月见那牛乳表面浮着厚厚一层浅黄白色的奶皮子,果然浓香扑鼻,“还有么?”

听说还有,就撵苏小郎和二碗也喝。

她边喝边笑着对苏小郎说:“转过年来,只怕连明园的也能供应上。”说笑间,听说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