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十二岁金科状元,权倾朝野!> 第109章 学生有信心,再夺一魁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章 学生有信心,再夺一魁首!(1 / 2)

次日清晨,天光微熹。

王家祠堂,庄严肃穆。

祠堂内供奉着王氏历代先祖的牌位,密密麻麻,一直延伸到高处,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家族百年来的兴衰荣辱。

王厚海换上了一身深色的锦袍,神情肃然,亲手点燃了三炷高香,递到陆明渊手中。

“渊儿,跪下。”

陆明渊没有丝毫犹豫,整理衣袍,双膝跪在了蒲团之上。

“王氏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王厚海,今日携外孙陆明渊,前来祭告。”

“此子聪慧敏学,已得功名,光耀门楣。今特告慰先祖,佑我王氏,血脉延绵,家业昌盛。”

王厚海的声音苍老而洪亮,在空旷的祠堂中回荡。

陆明渊手持高香,对着那满目的牌位,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响头。

额头触及冰凉的青石板,一股血脉相连的奇异感觉油然而生。

他仿佛能看到,这无数牌位背后,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是他们一代代的积累与奋斗,才有了今日的王家。

站在一旁的王氏,早已是泪流满面,用手帕捂着嘴,不敢哭出声来。

这个场景,她曾在梦中幻想过无数次,如今终于成真。

祭祖仪式结束,王家的气氛彻底热烈了起来。

傍晚时分,整个清远县的王氏族人,无论嫡系还是旁支,凡是能沾上边的,都赶来了王家府邸。

三进三出的大宅院,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庭院里,廊道下,大厅中,到处都是攒动的人头,人声鼎沸,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陆明渊被王厚海带着,穿梭在人群之中,不断地有长辈或同辈过来见礼。

“这位便是明渊贤侄吧?果然是一表人才,少年英杰!”

“明渊,我是你三表叔,以后若是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

“渊哥儿,我叫王景浩,比你大两岁,以后可要多亲近亲近。

一张张或热情、或谄媚、或好奇的面孔,一声声或真心、或客套的称呼,如潮水般向陆明渊涌来。

他始终保持着温和的微笑,应对得体,不卑不亢,让一众王家人暗暗称奇。

看着眼前这林林总总不下百人的庞大家族,陆明渊心中感慨万千。

这就是古代的氏族吗?

仅仅是清远县的一个豪门,便有如此规模。

那些盘踞在江南、中原的千年世家,若是举办一次宗族大会,又该是何等遮天蔽日的景象?

他终于深刻地理解了,为何寒门难出贵子。

这不仅仅是资源和人脉的差距,更是一种根植于血脉的集体力量。

一个家族的子弟,从出生起就拥有无数的后盾和退路。

他们可以试错,可以得到最好的教育,可以轻易地接触到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层面。

而寒门子弟,每一步都如履薄冰,错一步,便是万丈深渊。

这恐怖的积累,才是世家豪门屹立不倒的真正根基。

家宴过后,陆明渊一家在王家又住了两日,才动身返回江陵县。

王厚海亲自安排了车马和护卫,并让王景轩备上了厚礼,一路将他们送回。

回到江陵县陆家村时,已是腊月二十七,年味渐浓。

陆家的动静,自然也惊动了整个陆家村。

陆氏一族听闻陆陆明渊如今已是名动湖广的“双魁首”,还被封了男爵,整个宗族都沸腾了。

过年那几日,陆家村的老宅,门槛几乎要被踏破。

陆氏族人,无论远近亲疏,都提着礼物赶来拜年。

整个陆家村都沉浸在一种异样的亢奋之中,所有人看向陆明渊的眼神,都充满了敬畏与巴结。

“明渊啊,你可是我们陆家几代人里最有出息的!以后我们可都指望你了!”

“是啊是啊,明渊,你二叔家的那个堂弟,脑子也还算灵光,你看能不能让你老师提携提携?”

“明渊,你看看你四爷爷家里,穷得都快揭不开锅了,你现在是大人物了,可不能忘了本啊”

面对这些或明或暗的请求,陆明渊只是微笑着,一一应付。

他既没有当场答应任何事,也没有板着脸得罪任何人。

只是用一些“日后若有机会”、“还需看机缘”之类的场面话,将事情圆滑地推了过去,维持了所有人的体面。

这份远超年龄的沉稳与练达,让陆从文和王氏看得既欣慰又心疼。

喧嚣的春节过后,陆家村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陆从文和王氏也回到了江陵县城。

他们的“双魁楼”和纺织铺子,因为陆明渊的名声,生意愈发红火,每日里忙得脚不沾地。

陆明渊则告别了父母,返回了林家的府学,重新投入到了书山文海之中。

春去夏来,时间一晃即逝。

三个多月的时间里,陆明渊几乎将林家那浩如烟海的藏书翻了个遍。

他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诸子百家、农田水利、兵法韬略、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