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天生凉薄
大
和离两个字,似晴天里忽然而至的惊雷,将玉之衡定在那里,身体不能动,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
他看着眼前的沈琳琅,一时分神。
成亲二十一年,他们和美恩爱,哪怕是儿女皆已长大,他还能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到年轻时的那种爱慕之情。而如今这个对他剑尖相向,再无往日温柔婉约的女子,怎么看也不像他的妻子。
“琳琅,这么多年的夫妻感情,我对你忠贞不二,就凭这几封信,你就要与我和离?″
信这个字,将陷入惊恐中的玉流朱唤回。
她慢慢地上前,从玉之衡手中抽走那几封信。谢氏和玉晴雪所写的信她都看过,一个字里行间都是将错揽在自己身上,还说一直将方氏视为自己的女儿,若是方氏愿意,可认其为义女。
另一个写的是自己这些年何等的难,又是何等珍视两人之情的友情,谈及以前的种种,皆是姐妹情谊。
这两封信未有任何篡改,问题出在第三封信,也就是方氏回信。方氏在回信中一是写明谢氏知道自己心悦玉之衡,也曾问过玉之衡的意愿,彼此心照不宣,只等玉之衡出人头地。自己要做的不是谢氏的义女,而是谢氏的儿媳。
二是回应玉晴雪说的姐妹情谊,确实是极好,且玉晴雪私下与她玩闹时,没少称呼她为嫂嫂。
三是表明自己的心迹,说自己记得玉之衡赴京时的临别之言,一直未嫁。“祖母,你糊涂啊,这个时候你怎么能给人写信?"她捏着信,指关节泛着白,“你让何人送的信,人呢?还有这回信,当真是那方姑娘写的吗?”谢氏反应过来,心头发紧,“是我糊涂,秋露……秋露并未回来!”玉流朱隐晦的目光,看的是沈青绿。“我听说阿离妹妹和所有的门房交待过,不让静心院的人出去,那秋露如何将信送出去的?为何那方姑娘回的信也在这里?”
“我怕你娘再出岔子,不让她和秦妈妈出门而已,至于其他人……“说到这,沈青绿没什么感情地扫过谢氏,“我未有任何阻拦。”“那秋露……”
顾如许一拍桌子,震断玉流朱的话,“人是我派人拦住的,信也是我截的。来人哪,去把那方氏请来!”
玉流朱在她冰冷的目光中,心口渐渐发凉。将军府的人动作极快,可谓是神速。
方氏被带到时,虽是因为在马背上颠到脸色发白,一见到沈玉两家人全在,眼睛里满是激动和期待。
那痴迷的目光没能控制住,一下子就粘在玉之衡身上。“方姑娘,我们把你请来没有别的事,就是想问一问这封信可是你亲笔所书?”
顾如许话一问出,徐嬷嬷立马从玉流朱手中将信拿出,展示给方氏看。方氏看了一眼,然后低头,不见心虚害怕,反倒隐隐有羞涩之感,“是我写的,我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她想着送信之人转达的那些话,心跳得越发厉害,脸上的红晕也更深。与之相反的是,沈琳琅像是感觉不到自己的心跳,面色发白,“你信上所说,临别之时你们依依赠言,都说了什么?”“琳琅!"玉之衡也白着脸,“我没有与她说过任何逾越之言,我可以对天发丘」〃
“玉大哥……“方氏急道:“你说我是个好姑娘,不就是让我等你吗?”“我说你是个好姑娘,是劝你莫要在我身上浪费心力,你怎能生出这样的误会来?”
“是我误会吗?"方氏脸上的红晕散去,眼底的痴迷慢慢被执着取代,她咬着唇,内心显然在挣扎。目光有些仓乱,不安地想寻找支柱。沈青绿微不可见地朝她颔首,她瞬间记起夏蝉转述的那句话,“你一直未嫁,韶华已逝,这些年的寒来暑往,草木枯荣二十一载,你还有多少岁月可磋砣,你甘心吗?”
她如何能甘心!
“玉大哥,我的心意你是知道的,我常常去你们家,不说是你母亲和妹妹,街坊四邻谁人不知你我之事?
后来你金榜提名,被将军府招为婿,消息传到平阳,我哭了整整三天三夜,滴米未进,滴水不沾,你母亲和妹妹来看我,说将军府权大势大,你是迫于强权。我不想让你为难,你却说是我误会?”这些年的痴心等待,为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缠磨着自己的父亲,终于进京相见,难道就换来误会二字吗?
“那时我一心在学业上,无暇顾及家中之事,至于我和我夫人的亲事,绝无强权欺压,是我心甘情……
“好了!别再说了。“沈琳琅打断玉之衡的话,“无论是不是误会,已不重要。”
“琳琅……
顾如许给徐嬷嬷使了一个眼色,徐嬷嬷立马将方氏带离。方氏当然不想就这么走,经过沈青绿身边时,看到沈青绿朝自己微微点头,心底顿时像被人托底。
“什么都别说了,和离吧。"沈琳琅的声音透着几分疲惫,似是浮华过后的厌倦,也像是失望带来的意兴阑珊。
一旦她和玉之衡和离,除了她的儿女,所有与玉之衡相关的人都会从这个府里被赶出去。
谢氏沉痛着,耷下肩膀表示她对这个结局的认命。玉晴雪眼珠子乱转着,忽然觉得如此结果未必是坏事。
而玉流朱,却不想就这么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