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0 章(2 / 3)

的道理她还是懂的,姬长钰这个太子已经做得很好了,他还没坐在那个位子上,有些事不得不受掣肘,幸而陛下抱病,不然再出色些,陛下必会生出疑心。她见太子爷坐在那儿光吃茶也不说话,心有不忍,柔声道:“我听《诗经》讲,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殿下之心,百姓都会记得,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自有天鉴的。”姬长钰似是怔了下,稍许目光转向她,他唇边勾出轻柔的笑,什么都没说,向她招了招手,令窈瘪唇,知道太子爷这时候想她抱抱了,怎么姬长钰让她过去她就过去呢?

她又不想抱他。

但她还是起身,入了姬长钰怀里,他的手臂揽着她的腰,坐在这把太师椅上,他手掌摸她的发,外面亲她的脸,不再提那些事只问她怎么这么会说话。令窈便回他说,她也不是过目成诵,恰好前几日读过《诗经》这篇就想起来了,又回他说殿下也没提过自己还会馆阁体,姬长钰就笑了:“你读的书倒是多。“又道,“馆阁体算不得什么,何况你也没问过。”只要她问,他什么都会和她说……

令窈心头软得一塌糊涂,太子爷怎么这么会拿捏她,招招手她就能以身相许,赴汤蹈火了。

令窈鼻尖儿酸得厉害,一想到要离开他,就更难受了,其实如果他不介意,自己留下来也没什么的。她内心在拉扯着,一面想起难产离世的长姐,一面想起坐在窗前孤独的姨母,一面又想起姬长钰看她时的神情,亲她时那么温柔,爱如至宝。

于是,令窈没有问姬长钰要离开多久,姬长钰也没有说,不知是忘了,还是当真不定归期。

到第二天,令窈陪姨母用早膳,她忽然想试探姨母的意思,就问姨母她要是一辈子留在内廷如何?怕姨母怀疑,多补了一句:“令窈舍不得姨母,想陪在姨母身边。”

柳昭仪不知一大早这孩子说什么胡话:“一辈子陪在我身边做什么?倘若到那一日了,太子爷虽宽仁,不会苛待了你,但咱们的身份摆在这儿,我们令姐儿又生得实在好看,日后内廷进了新人,终归是不方便,还是姨母好生给你挑挑人家,相夫教子,过寻常日子得好,姨母瞧南安王府的世子爷就不错…”“南安王世子早有中意之人了,姨母不要再说了。”令窈垂下眼,心里难受,不是因为姨母不同意,而是听到姨母说的那句,“日后内廷进了新人…”

她想,她还是在姬长钰出京的时候,找个时机离开他吧,或远出京师,或…有人愿意娶她,她便也嫁了,太子爷风光霁月,总不能做出夺人妻室之事。柳昭仪愣了下,见令姐儿被说得眼圈都红了,以为她是舍不得自己,想着这丫头明明还小着,却颠簸流离的,竞没一人能护着她,不得半刻安稳,心疼地把人抱进怀里:“好了好了,姨母不说就是,不说就是,姨母还想令姐儿多陪陪姨母呢!”

听出姨母误会,令窈才哭得更加肆无忌惮,双肩颤抖着,泪如雨下。柳昭仪不得不开始重视起令姐儿的婚事,令姐儿这个样子,她实在不忍心让她远嫁,更不忍心她嫁到簪缨世族里,对付高门后宅的弯弯绕绕。南安王世子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是那位世子爷的相貌配不上令姐儿,但不论是家世门第,还是人品性情,都是没的说。南安王妃又是十分和顺的人,南安王爷府上从无姬妾,仅是这一点,就足以让柳昭仪很有好感。

可惜令姐儿说那南安王世子居然有中意的人了,也不知是哪个有福气的姑娘,能嫁到南安王府。

柳昭仪暗中也有为令姐儿挑选夫婿,然她在内廷外没有人脉,贸然去求皇后殿下,要是殿下很快就为令姐儿择到人,岂不是眼下就要嫁出去了,柳昭仪又舍不得。

令窈从柳昭仪屋里出去的时候,眼睛哭得都红肿了。那时候屋里就柳昭仪和端宁县主两个人,雀儿摸不清怎么回事,只见县主眼睛肿得像个核桃,不知是说了什么,她犹豫要不要问上两句原因,好知会太子爷解决,这内廷里没有太子爷解决不了的事。但县主又一向不喜欢她,更不喜欢她常去东宫通风报信,她便犹豫了,最终还是跑去尚食局要了两个鸡蛋,煮得热腾腾的,裹在手绢里,给县主敷眼睛。她小心劝慰着县主要是有难处,不妨告诉太子爷,却见县主抿着唇不说话,便没再多嘴。

令窈对着铜镜里看了看,这双眼睛实在肿得厉害,姨母定是担心心极了她吧,要是她没有进宫就好了,在江家再忍一忍,便能离开了。现在她心里就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喊留下来那个总要被揍得鼻青脸肿还要死灰复燃。

还不是不去想好了,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她不想去想了,就安安生生得过完剩下一个月。

令窈逃避地安抚自己,却觉得豁然开朗,心情好上许多。窗边的凤仙花开得很好,快到秋了,还在开着苞子,叶子绿油油的,光影横斜出来,一下一下晃动着。

那厢东宫中,今儿没有早朝,千岁爷起身就去西暖阁看折子,待午食的时候,千岁爷乘轿还要过东华门给陛下皇后请安,昨儿那顶四人抬的小轿掉了红漆,崔净涣正着人换一顶新的备好了,想到千岁爷不喜奢靡,先前那顶就送去司设监刷漆,刷好了再抬回来。

崔净涣在东宫里干着杂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