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自尽
王照月对郡守弃城之罪了然于心,其行径当以斩首论处。因此她未待家中众人收拾妥当,便先行带着贴身丫鬟碧桃、几名小斯及几位拳脚师傅,乘快船从暂避的江宁赶回杭州。姑母一家毕竟与她有救命之恩,虽她心底对姑父赵霁的所作所为极其不齿,但为报恩情,她也必须设法为姑母一家向孟长洲求情。江风猎猎,吹乱了王照月鬓边碎发,她紧攥快船栏杆,指节微微发白。碧桃捧着斗篷在她身后劝道:“娘子,甲板上风大.……“只碧桃话音未落,便被浪头拍打船舷的巨响声吞没。
王照月披上斗篷,凝视着逐渐清晰的杭州城轮廓,心中暗自盘算着求见孟长洲时的说辞,毕竞不久前,她才拒绝了他的求娶,此时再去求情,她怕……船刚靠岸,便有数名青衣小斯候在码头。领头的见到她船上的王家印记,赶忙上前恭敬行礼道:“孟御史说王娘子舟车劳顿,特命小的们备了车来接您。”王照月闻言怔愣片刻,终究没有推拒孟长洲的好意。她微微颔首,坐进了车厢。
待她回到杭州家中时,更让她意外的是,孟长洲竞已遣人将她家中一切收拾妥当,仿佛早已料定她会在近期归来。
她安顿好行装,便遣小厮来宝去打探消息,看能否明日去狱中探望姑母一家。不料来宝傍晚回来时,竞带回了大表哥的退婚书。大表哥在退婚书中写道:“立退婚书人赵子端,不肖无能,家遭巨变,身陷囹圄,死生难料。深感与王氏照月娘子婚约已成累赘,恐误娘子终身。今自请解除婚约,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她看完退婚书便决定明日先不去探视姑母一家了,她要先去寻孟长洲:第一表示谢意,感谢他遣人去码头接她,还把她家中收拾妥当;第二去替姑母一家求情,看能否替姑母与两位表哥脱罪,让他们免于刑罚。翌日,孟长洲听完她的求情之后,便立刻答应帮忙。只是他语气颇有些酸溜溜地质问王照月:“不知四娘子打算如何回报我的恩情?赵兄救你,你便与他订婚;那我这次替你救你姑母一家,你是否也会以身相许呢?”
王照月闻言怔愣片刻便回答道:“如这是孟公子要的回报,那我愿以身相许。”
孟长洲闻言心中顿时便打翻了醋坛子。他在心中暗付:“先前我正式求娶你,你却一口回绝,眼下为了救你心心念念的大表哥,你竞如此痛快地答应以身相许。”
妒火中烧之下,他忽然问道:"哪怕是为妾,你也愿意?”不料王照月闻言顿了顿,脸上露出踌躇之色,她有些小心翼翼地试探道:“我不愿嫁进侯府为妾,做你的外室可好?”孟长洲闻言彻底黑了脸,他声音冷硬地与她解释道:“你可知什么是外室?无名无分,所生之子亦不能继承家业,且还会被世人所唾弃。”王照月低声回道:“我自是知晓,但与自由相比,我宁愿承受这些流言蜚语。”
孟长洲听闻她的回答,心中的不甘、嫉妒、酸涩与怒火一起翻涌:“她竟喜欢赵兄到如此程度了,为了他竞然肯做到这个地步……那日她与我所做的一切,当真只是因口□所致吗?”
王照月见他沉默不语,只以带着怒气的好看眼眸看她,她赶忙解释道:“我心中并非不喜孟公子,只是我自由惯了,实不愿被侯府规矩所束缚。”孟长洲对她的解释充耳不闻,他满心心酸涩委屈,急需一个情绪出口,于是便脱口而出道:“那四娘子便准备准备,过段时日战乱平息时,便随我回汴京去。
王照月闻言抬起头,惊讶地望着他,见他神情不似作伪,仿佛她不答应,便不肯相助一般。她只能顺从地点点头应道:“我会尽快处理完家事,与孟公子一同去汴京的。”
孟长洲见她答应,心中更添怒气,他语气凉薄地开口说道:“对了,我提前知会四娘子一声,官家有意为我与长清郡主指婚,你在汴京遇到她,切记避着止匕〃
这下轮到王照月生气了,她在心中暗自腹诽道:“你不久前还来求娶我,这才过了几日,你便有了新的指婚人选。我可无法接受自己的男人左拥右抱,尽享齐人之福。”
思及此,她便咬牙切齿地回道:“那我就不便与孟公子同去汴京了,我方才虽答应孟公子以身相许,却未说何时相许,烦请孟公子等到三年后,我年满十八岁时,再来寻我罢,到那时我再兑现承诺。"她说完便转身欲走。孟长洲见她真要离去,顿时便后悔方才之言。他急忙抱住转身欲走的王照月,附在她精巧的耳畔柔声哄道:“我只说官家想指婚,可没说那是我所愿。我只是好心提醒你,长清郡主性情刁蛮,我是怕她见到你寻你麻烦,才让你避着她止匕〃
他吐出的灼热气息拂过王照月耳畔,惹得她微微一颤。她正欲开口讥讽两句,却突然怔住,她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的梦境片段与眼前场景逐渐重叠。孟长洲从身后环抱她的姿势,那挺拔如松柏的身形,还有他身上清冽的气息,都与她梦中之人如出一辙。
察觉到她不再挣扎,孟长洲先是轻吻她的鬓角,又克制不住地含住她那小巧的耳垂。
王照月回过神来,微微侧身想询问他,“他们两人是否在前世便有些渊源”,可她的动作却被他误以为是在默许他的亲近。在她开口的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