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我的黄埔1924> 第17章 铁血北伐(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铁血北伐(二)(3 / 4)

战团。混乱中,骑兵的机动优势荡然无存,陷入近身混战。程廷云刀术精湛,身手敏捷,接连砍倒两名敌兵。士兵们更是悍不畏死,用刺刀和枪托与敌人搏斗。

激战持续了十几分钟,这支骄横的追兵丢下二十多具尸体和伤员,仓皇溃退。

当程廷云带着部队保护着蒋介石安全返回师部时,整个指挥部都沸腾了。王柏龄第一个冲上来,脸上堆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校长的关切。

中正惊魂稍定,看着浑身泥泞、脸上还带着硝烟和血迹的程廷云,眼中流露出复杂而深切的感激。他掏出自己衣袋里的一支精致的派克钢笔,亲手递给程廷云:“慕白!临危不惧,忠勇可嘉!此笔随我多年,今日赠你!黄埔精神,尽在慕白一身! 望你不负此誉,再接再厉!”

“谢校长!职部定当肝脑涂地!”程廷云立正敬礼,接过那带着体温的笔。他能感受到周围投来的各种目光——敬佩、羡慕、甚至一丝嫉妒。王柏龄站在一旁,脸上挤着笑,眼神却阴沉得可怕。

然而,就在这“救主”荣耀加身的时刻,程廷云心中却无半分轻松。他趁众人稍散,低声向中正进言:“校长,此次遇险,除敌骑狡诈外,亦因我军前沿警戒松懈,信息传递不畅。牛行车站久攻不下,将士疲惫,更因…因内部掣肘,军令不畅。恳请校长整饬军纪,明正赏罚,上下同心,方能克竟全功!”他意指王柏龄的掣肘和指挥混乱。

中正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拍了拍程廷云的肩膀:“慕白所言甚是。军纪之事,我自有主张。你专心打仗便是。”语气温和,却带着明显的敷衍。程廷云心中一沉,他知道,校长此刻更需要的是稳定和“自己人”的支持,而不是内部矛盾的激化。对王柏龄,校长显然选择了暂时的庇护。这比战场上的刀枪,更让程廷云感到一种冰冷的无力。

历经血战,付出了巨大代价后,南昌城终于被攻克。然而,胜利的旗帜刚刚升起,这座千年古城便迅速被另一种恐怖的气氛笼罩。

部分入城的部队,尤其是某些地方收编的杂牌和部分军纪败坏的军官,在复仇和劫掠的欲望驱使下,开始失控。抢劫商铺、骚扰百姓,甚至发生了多起针对放下武器的俘虏和疑似“敌探”的屠杀事件!街头巷尾,枪声、哭喊声、狞笑声此起彼伏。

蒋先云闻讯,勃然大怒!他立刻下令全团严守驻地,不得擅动,并亲自带领警卫排和程廷云,骑马冲入混乱的街区。

“住手!统统给我住手!”蒋先云策马冲到一个正在发生的屠杀现场——几十名被捆绑的俘虏跪在墙边,一群士兵正举枪瞄准,旁边还有军官在嬉笑。蒋先云目眦欲裂,拔出手枪冲天连开数枪!

“蒋团长…”为首的军官看清来人,脸上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强作镇定,“这些俘虏冥顽不灵,试图反抗,卑职只是执行军法…”

“放屁!”蒋先云厉声打断,声音因愤怒而颤抖,“放下武器者,即为俘虏!滥杀俘虏,形同禽兽!谁给你的命令?!”

“这…是…是刘营长指示…”军官支吾着,目光瞟向不远处一个正从店铺里抱着东西出来的矮胖军官。那军官听到动静,转过身来,脸上带着酒气和不耐烦,正是胡宗南手下的一名营长,也是胡宗南的表弟,姓刘。

蒋先云认得此人,素闻其跋扈。他强压怒火,指着刘营长:“刘营长!立刻命令你的人停止暴行!释放俘虏!否则,军法从事!”

刘营长仗着胡宗南的势力和几分酒劲,竟梗着脖子顶撞:“蒋团长!你管得也太宽了吧?我部伤亡惨重,弟兄们心里有火!杀几个俘虏泄泄愤怎么了?他们手上沾着我们兄弟的血!再说,胡长官(胡宗南)也没说不让杀…”话音未落,一声清脆的枪响!

“砰!”

刘营长额头上瞬间多了一个血洞,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持枪的蒋先云,肥胖的身躯轰然倒地!

全场死寂!所有人都惊呆了!连程廷云也心头剧震!他没想到蒋先云竟如此刚烈决绝,首接枪毙了一名营长!

蒋先云持枪的手微微颤抖,但眼神却燃烧着正义的火焰,声音响彻死寂的街道:“革命军人,当以救国救民为宗旨!此等残杀无辜、败坏军纪之行径,与军阀何异?!再有滥杀俘虏、滋扰百姓者,此人便是下场!俘虏都放了!把抢的东西都放下!违令者,杀无赦!”

在蒋先云雷霆手段的震慑下,三团控制的区域迅速恢复了秩序。然而,这血腥的一幕和蒋先云当众枪毙胡宗南表弟的行为,如同在滚油中泼入冷水,瞬间激起了轩然大波!胡宗南闻讯,暴跳如雷,立刻告到了王柏龄和蒋介石那里,控诉蒋先云“擅杀军官”、“破坏团结”、“目无军纪”。

程廷云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处理不好,蒋先云甚至有性命之忧。他一方面找关系游说安抚暴怒的胡宗南,一方面利用“救驾”之功和中正的信任,在校长面前委婉陈述事情原委,强调蒋先云是为了整肃军纪、维护革命军声誉不得己而为之。中正的态度暧昧不明,既没有严惩蒋先云,也没有抚慰胡宗南,只是含糊地要求“顾全大局”、“精诚团结”。

风暴暂时被压下,但裂痕己深如鸿沟。程廷云在处理后续事务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