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荆州,荆州!> 第八十六章:暗流再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六章:暗流再起(1 / 2)

民国三十一年(1942)三月的太岳山,冰雪初融。谢文渊站在新建的野战医院前,望着院子里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小林。这个日本军官在根据地的出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他恢复得不错。”林婉茹从病房里走出来,手上拿着病历本,“再过半个月就能下地行走了。”

谢文渊点点头,目光却投向远处山路上扬起的一缕尘土。那是一支正在接近根据地的马队,从装束看,不像是自己人。

“有客人来了。”

来的确实是“客人”——第二战区派来的视察团。为首的还是那个赵永明,不过这次他的态度恭敬了许多。

“谢将军,”赵永明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阎长官特意派兄弟前来,祝贺贵部成功摧毁日军毒气工厂。”

谢文渊还礼,心中却充满警惕。这个赵永明上次差点让根据地遭受灭顶之灾,这次突然造访,恐怕另有目的。

果然,寒暄过后,赵永明话锋一转:“听说,贵部在行动中救回了一位日军军官?”

谢文渊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赵处长消息很灵通。”

“哪里哪里,”赵永明赔着笑,“只是此事关系重大,上峰特意嘱咐要了解情况。不知可否让兄弟见见这位...义士?”

在谢文渊的陪同下,赵永明来到小林的病房。看到病床上的小林,赵永明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小林先生,久仰了。”赵永明用日语说道。

小林虚弱地点点头,没有说话。

从病房出来后,赵永明看似随意地问道:“听说这位小林先生掌握了不少日军机密?”

“他伤势未愈,还在休养。”谢文渊淡淡地说。

赵永明识趣地没有再问,但谢文渊知道,这件事不会这么简单结束。

当晚,司令部召开紧急会议。首长神色凝重:“总部来电,要求我们加强对小林同志的保护。军统那边,似乎对他很感兴趣。”

“军统怎么会知道小林的事?”谢文渊皱眉。

“这就是问题所在。”首长叹了口气,“我们中间,可能还有内奸。”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沉默了。经过上次的锄奸行动,大家都以为内奸已经肃清,没想到...

“当务之急是确保小林同志的安全。”谢文渊说,“我建议把他转移到更隐蔽的地方。”

计划很快制定。小林将被转移到后山的一个秘密山洞,那里曾经是古代的土匪巢穴,极其隐蔽。

转移在深夜进行。谢文渊亲自带队,走的是只有少数人知道的密道。

“给你们添麻烦了...”小林躺在担架上,愧疚地说。

“别这么说。”谢文渊拍拍他的肩膀,“你现在是我们的同志。”

密道阴暗潮湿,只能容一人弯腰通过。队员们轮流抬着担架,在狭窄的通道中艰难前行。

突然,前方传来一声轻响。谢文渊立即举手示意停止前进。

“怎么了?”李大山低声问。

谢文渊没有回答,而是仔细倾听着。黑暗中,似乎有细微的呼吸声。

“有埋伏!”他猛地拔枪。

几乎同时,几道黑影从暗处扑出。短促的搏斗后,三个偷袭者被制服,但一名利剑队员也受了伤。

“是军统的人。”李大山检查了俘虏的装备,“他们怎么会知道这条密道?”

谢文渊面色阴沉。知道这条密道的人屈指可数,内奸的地位恐怕不低。

他们改变路线,绕道另一条更加难走的小路。当终于到达秘密山洞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这里应该安全了。”谢文渊检查着山洞的防御工事,“大山,你带几个人留守。我去查内奸的事。”

回到司令部,谢文渊立即展开调查。知道转移路线的一共只有七个人,都是根据地的高级干部。

“会不会是赵永明的人跟踪了我们?”有人提出。

“不可能。”谢文渊摇头,“我特意检查过,没有人跟踪。”

调查陷入僵局。就在这时,通讯科送来一份刚破译的电文。电文是军统发给第二战区的一个潜伏特务的,内容是要求尽快搞到小林的审讯记录。

“这个特务的代号是‘夜莺’。”通讯科长说,“从电文内容看,地位不低。”

谢文渊仔细研究着电文,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电文中提到了一个地名——“老君庙”。这是昨天开会时,他随口提到的一个备用转移地点。

知道这个地点的,只有参加会议的五个人。

内奸就在这五个人之中!

这个发现让谢文渊不寒而栗。这五个人都是根据地的核心领导,如果其中真有内奸...

他决定设一个局。

第二天,谢文渊故意在会议上透露,小林已经苏醒,并交代了大量日军机密,包括日军在华北的整个特务网络。

“太好了!”后勤部长老王兴奋地说,“这下可给鬼子来个一网打尽!”

其他人都很振奋,只有政治部主任周明反应有些奇怪:“这些情报...可靠吗?”

“绝对可靠。”谢文渊盯着他的眼睛,“小林还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