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好多了。”他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支黑色的签字笔,在画纸的右下角写下“苏念 绘”,又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月亮,跟他之前发消息时的表情一样,“这样就更完整了,你可以带回家做纪念。”
苏念接过画纸,指尖碰到他写的字,能感觉到纸上还残留着笔尖划过的痕迹。她把画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帆布包里,像珍藏一件宝贝。
从美术馆出来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月亮升得很高,银灰色的月光洒在地面上,把竹林的影子拉得很长。沈亦臻看了看时间,轻声问:“现在要不要去吃点东西?我知道附近有一家很安静的面馆,味道不错。”
苏念点点头:“好啊。”
两人沿着美术馆外的石板路往面馆走,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把彼此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会在地面上重叠在一起。路边的竹林里偶尔会传来虫鸣,还有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除此之外,就只有他们的脚步声,轻轻落在石板路上,格外清晰。
“今天看画展,你最喜欢哪幅画?”沈亦臻忽然问。
苏念想了想:“还是那幅《寒江独钓图》,虽然小,但很有味道。”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跟你一起看,好像每幅画都变得更好看了。”话一出口,她就觉得有些害羞,赶紧低下头,看着自己的影子。
沈亦臻听到这句话,脚步顿了顿,侧头看向她。月光落在苏念的脸上,把她的睫毛照得很清晰,像两把小小的扇子。他忍不住轻声说:“其实,跟你一起看画展,我也觉得很开心。”
苏念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抬头看向他,刚好对上他的目光。沈亦臻的眼底映着月光,像盛着一汪温水,温柔得让人心尖发颤。两人对视了几秒,又都下意识地移开目光,只是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往前走了没多久,就看到了那家面馆。面馆的门面很小,门口挂着一盏红灯笼,暖黄的灯光从玻璃窗里透出来,显得格外温馨。走进面馆,里面的人不多,只有两三桌客人,都在安静地吃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骨汤香气。
沈亦臻找了个靠窗的位置,让苏念坐下,然后拿起菜单递给她:“这里的招牌是番茄牛腩面,你要不要试试?或者你想吃点别的?”
苏念接过菜单,看了看上面的菜品,除了番茄牛腩面,还有香菇鸡丝面、阳春面,还有一些小凉菜。她抬头看向沈亦臻:“我吃番茄牛腩面就好,你呢?”
“我跟你一样,”沈亦臻笑着对服务员说,“两份番茄牛腩面,再加一份拍黄瓜。”
服务员应了一声,转身去下单了。面馆里很安静,只有服务员走动的声音和厨房传来的轻微声响。苏念看着窗外的月光,忽然想起刚才在美术馆里,沈亦臻手把手教她画画的场景,指尖还能感觉到他手掌的温度。
“你平时工作是不是很忙?”苏念忽然问。她知道沈亦臻在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工作,之前听他说过,有时候要加班到很晚。
“还好,”沈亦臻点点头,“忙的时候确实会加班,但不忙的时候,会抽时间看看书,或者去美术馆看展。”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其实我之前很少跟别人一起看展,总觉得一个人看更安静,但今天……好像不一样。”
苏念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暖融融的。她看着沈亦臻,轻声说:“我也是,以前看展都是一个人,今天跟你一起,觉得更有意思。”
说话间,服务员把番茄牛腩面端了上来。碗很大,里面的面条堆得很高,上面铺着厚厚的番茄和牛腩,汤汁是浓郁的红色,还撒了一把翠绿的葱花,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沈亦臻拿起筷子,替苏念把面条拌了拌:“小心烫,慢慢吃。”
苏念拿起筷子,夹起一根面条放进嘴里,番茄的酸甜和牛腩的醇香在舌尖化开,面条煮得恰到好处,筋道爽滑。她忍不住眼睛一亮:“真的好好吃!”
沈亦臻看着她满足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好吃就多吃点,不够的话还可以再点。”
两人低头吃面,偶尔会抬起头说几句话,话题从画展聊到工作,又聊到平时喜欢看的书。苏念发现,她和沈亦臻有很多共同的喜好——都喜欢安静的环境,都喜欢看老电影,甚至连喜欢的作家都是同一个。原来人与人之间的默契,真的可以这么奇妙。
吃完面,沈亦臻结了账,两人走出面馆。月光比刚才更亮了,把石板路照得像铺了一层银霜。沈亦臻看了看时间,轻声问:“要不要再散会儿步?或者我送你回家?”
“再散会儿步吧,”苏念轻声说,“今天的月亮很好看。”
两人沿着原路往回走,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影子在地面上轻轻晃动。路过美术馆门口的竹林时,沈亦臻忽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东西递给苏念:“这个给你。”
苏念接过来一看,是一枚小巧的竹制书签,上面刻